摘自《姑苏晚报》 记者:槐庐
近日,吴中区兴南路即将投产“寒山”豆制品集中加工厂,两幢标准厂房改建成39间加工场,总共4000多平方米,蒸汽管道、水电等都已到位,再过一个多月,“寒山”品牌的各种放心豆制品将从这里源源不断供应苏州市场,送到市民的餐桌上。据悉,这里生产的豆制品供应量可占苏州市场需求量的一半。
原苏州豆类食品厂生产的“寒山牌”豆制品,是苏州城区豆制品市场的知名品牌,该厂倒闭后,“寒山”商标转到南环桥市场,如今由南环桥市场主办的“寒山”豆制品集中加工厂将启用统一的“寒山”品牌,消失四年的“寒山”品牌豆制品在苏州着力打造放心豆腐工程中重出江湖。
“寒山牌”豆制品是苏州人心中的放心豆制品品牌,当年曾经出现市民争相购买“寒山牌”豆腐的情景,一度供不应求。但在豆腐小作坊特别是“地下作坊”的围剿下,2001年的8月,有着40多年历史的苏州豆类食品厂最终入不敷出资不抵债倒闭。此后,苏州的豆制品市场进入“春秋乱世”阶段,作坊林立,卫生堪忧。
去年以来,市政府着手调研豆制品行业,酝酿扶持豆制品发展的相关政策,南环桥市场凭借流通渠道优势介入豆制品行业,一些较大的加工户也在考虑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问题,39间加工场很快被加工户定完,每间加工场相当于一个加工车间,每个豆制品品种由各加工车间分工生产。主办方介绍,豆制品加工厂管理上实行五个“统一”:统一使用“寒山”品牌,实行品牌编号制;统一检测,保证质量和卫生安全;统一流程,制定各项指标标准;统一服装,规范操作;统一票据,便于监管。同时集中加工厂实行“五分开”,打造放心豆腐,就是生产场地和生活区分开,防止对产品污染;排放水实行雨、污分开,防止环境污染;成品与原料、加工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非生产加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