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用好现代农业科技 推进全面乡村振兴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的智慧养殖场内,饲养员邓海与正在遥控喂养乌鸡。“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经常选择‘遥控喂养’。”邓海告诉记者,采用智慧养殖系统,两个人可以管理1万多只鸡。
邓海说,在电脑前或手机上打开智慧养殖系统,点击“自动投料”按钮,就能通过屏幕上的监控视频,看到乌鸡群迈着轻快的步伐集中到投料区进食。
据介绍,乌鸡养殖才用科技手段提升了质效,这是七星关双堰社区的创新之举。2020年,该社区利用致公党24万元帮扶资金建立“智能化鉴溯鸡舍”,通过每只鸡脚上的NFC跟踪监测脚环,以及养殖大棚安装的电子栖架和全方位监控摄像头,实现跑山鸡养殖全程可视化,让生产与消费两端“双赢”。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走出一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毕节将科技根植于农业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借助现代科技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跃升。2021年,毕节农业总产值增长8.5%。
科技兴农 农业发展有奔头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织金智慧农业生态谷园区,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浇水和施肥都由智能设施设备操控,还可以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数据及设备状态,实现精细化管理。”织金智慧农业生态谷园区技术员尚玉林表示,“高大上”的信息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开花,既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又能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使其安居乐业。
乡村振兴,做好产业是关键。织金智慧农业生态谷园区抢抓农业现代化发展机遇,让农业搭上科技快车,用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为园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并通过雇工、家庭农场等模式,辐射带动当地3000多户10000余人就业。另外,为打消农户零基础、不会种、不懂种的顾虑,园区还为其提供“保姆式”的农业生产服务,教会农民种植技术。
“从没想过能和上班一样务农。”种了一辈子地的付开珍感慨万千。她说,在园区务工,既干净又不用翻地挑水,每月还有3000多元收入。“我家还在园区承包了2亩地,蔬菜卖完后就能拿到分成。”付开珍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足。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要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多年来,毕节始终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以着力夯实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重点,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通过发展智慧农业,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重拾了农业种植的信心。”毕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农业是当今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毕节将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让农民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科技强农 乡村振兴添动能
农业现代化是破解传统农业发展困局的关键。近年来,毕节始终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通过打好科技、特色、融合三张牌,做大做强做好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自动滴灌喷灌、无人机播种洒药、联合收割机自动收割、手机App控制温室种植,走进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生态农业园,随处可见的智能化生产场景科技感十足。
2016年,林泉镇围绕“产业致富、公司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目标,引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投资企业,采用“产业+项目+公司+农户”方式,打造万亩猕猴桃种植园。2018年,第一批猕猴头就挂果获得收益。2021年,10多万公斤猕猴桃吸引众多省内水果批发商慕名而来。
“溯源平台让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更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销量。”海子生态农业园负责人罗卫红所说的溯源平台,是黔西市特色农产品溯源监管平台,进入该平台,产品重量、批次等指数一目了然。
除在生产端加大科技投入外,林泉镇还积极搭建地方农产品销售平台,帮助“林泉产品”登上多家电商销售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消除了农户“种出来往哪里销”的顾虑。
“科学发展覆盖全镇,科技动能转化成效明显,推动了全镇产业的蓬勃发展。”林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林泉镇已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猕猴桃基地5.5万亩,年种蔬菜4万亩,养殖蛋鸡12万羽,“山上果园、山下菜园、林下乐园”的产业布局逐步形成。
林泉镇纵深推进科技强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而这,只是毕节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毕节用智慧农业给传统农业装上了高科技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全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
如今,随着新农机和新技术扎根田间,乌蒙大地希望的田野上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科技富农 百姓持续稳增收
装袋、消毒、接种……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菌棒生产车间里,工人有条不紊忙碌着,呈现出一派大干快干的繁忙景象。
“生产车间和别家没有两样,但我们一年多时间里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董事长郭明告诉记者,为让消费者一年四季吃到鲜竹荪,公司14个月获得了22项发明专利,研发出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突破了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难题。
2017年5月,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发展短平快高效益产业,带动百姓增收的龙头企业成立,后经综合考量纳雍县气候环境,选择了适宜种植的食用菌。为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该公司确立了主攻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的发展思路。
2019年8月,纳雍红托竹荪菌棒移栽进生产大棚,实现了工厂化栽培。目前,已形成集科技研发、菌种繁育、菌棒生产、基地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带动县内5个乡镇建设红托竹荪四季出菇大棚1964个,解决就业5000余人。
“每个月有3000多元,一年到头都有活干。”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寨乐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里,村民谢艳动作麻利地为红托竹笋摘去“黑帽”、脱下“红鞋”、捋顺“白裙”。
春华秋实结硕果,深耕细作见真章。依托乌蒙山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毕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谋划产业,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把一项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毕节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建成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基地232.16万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到88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73元……毕节坚持科技引领,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创新,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让一片片产业园成为了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近日,农业农村部出台《推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围绕7大方面提出29项政策措施,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这让我们信心倍增。”毕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毕节全市上下将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开创全市山地农业现代化新局面。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王秀芳
  • 市场大户

王晓荣

主营:各种蔬菜 豆角、青椒、尖椒

程永志

主营:蔬菜

安义明

主营:特种蔬菜

陈忠生

主营:淡水鱼及其加工厂

高德刚

主营:代购代销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莴笋、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