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香葱采收旺季,在重庆丰都县武平镇坝周村的香葱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收割、分拣、打包,饱满的香葱很快装满一个个竹筐,前,他一直在家待业,没有稳定务工收入,如今,随着村里产业发展,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年收入已超过4万元。
武平镇地处丰都南部山区,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气候凉爽湿润,昼夜温差大,且土壤富含硒元素,为香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作为当地传统优势作物,“武平香葱”具有叶色浓绿、葱白紧实、香味浓郁、耐储存等特点,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作调味料,都深受消费者青睐。但过去,当地香葱种植多以散户为主,缺乏统一标准,产品销路窄、价格波动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丰都县武平镇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模式,推动各村成立香葱种植专业合作社,2023年又成立重庆雪玉香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全镇香葱产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农资和销售服务,推动香葱产业从“零散化”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以前种香葱,全靠自己挑去卖,一斤最多卖2块钱。现在加入合作社,有了统一标准和品牌,订单直接找上门,一斤价格高的时候能卖到7块多。”重庆雪玉香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皮国林说,现在武平镇已建成标准化香葱种植基地1300余亩,年产量1300万斤,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武平香葱”产业正成为当地农户打开增收大门的“金钥匙”。依托这一特色产业,武平镇已有超1000户农户通过种植香葱获得稳定收益。
武平镇坝周村的转变尤为亮眼。过去,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仅以烤烟种植为主,对于香葱产业,村民们既缺乏了解也无种植意愿,一度无人问津。如今,在“武平香葱”产业的带动下,该村香葱种植面积达800亩,村民通过香葱种植、田间管理、采收销售等环节实现增收,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深耕规模化、特色化发展,香葱产业正成为武平镇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硬支柱”。
武平镇副镇长曾文兵说,武平镇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地理“武平香葱”标志商标申报工作,使昔日的“零散葱”变成乡村振兴的“富民源”。(记者黎华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