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共绥德县委、县政府主办的2025榆林绥德山地苹果专场推介会在陕西西安举行。现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2.6786亿元,推动绥德苹果从“高原优生果”向“全国产业链”升级。
推介会品鉴区人气足,“瑞雪”“瑞香红”“墕头红”等20余个品种的绥德苹果以及琳琅满目的绥德特产供嘉宾和市民品尝,西安商超采购商赞绥德山地苹果“脆甜多汁,不输进口果”。绥德县县长王诚表示,此举旨在搭建产销桥梁,真正让绥德山地苹果和各类农副产品走出榆林、香飘全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绥德是民歌之乡、石雕之乡、秦汉名邦、红色沃土,更是北纬37°的苹果优生地!”绥德县委书记杨文慧在致辞中,用“四个之乡”勾勒绥德独特底蕴。他介绍,绥德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土层深厚疏松、昼夜温差达15℃以上、年日照超2800小时,苹果糖度普遍14~18度,兼具“脆、甜、香”的质地。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的农业高新技术,绥德县先后引进21个优种,建1000亩数字果园,配智能选果线、2万吨冷库及NFC果汁、冻干生产线、包装设计,形成全产业链;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等认证,远销5国,年出口超1.2万吨。
绥德县立足资源禀赋,紧抓全省苹果“北扩西进”战略机遇,将山地苹果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下一步,绥德计划投资5.46亿,推进试验站投用、建设10万亩示范园及展销馆、培育10家龙头企业,到规划末力争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40亿元,让“小苹果”成为真正撬动县域经济“大产业”。
陕西省果业中心贸易促进处处长张泾渭也表示,山地苹果产业已经成为绥德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将全力支持绥德通过“百名采购商果区行”“百场推介销区行”等“五百、五进”体系,擦亮绥德山地苹果这张名片,助力绥德苹果拓宽销路、打响品牌。
榆林绥德山地苹果规模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兴盛于脱贫攻坚时期。如今,绥德全县苹果种植23万亩,已挂果16.2万亩,建标准化果园80个,覆盖87%行政村,年产值9.6亿,带动群众收入翻两番。当地正以磅礴之势成为榆林山地苹果核心产区,陕西苹果后起之秀,全国苹果产业新高地。(绥德县委宣传部供稿)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