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芋7号”填补了贵州国审马铃薯品种的空白;“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解决了贵州油菜生产茬口矛盾;“油研50”成为长江流域市场油菜主推品种;黔莓系列草莓品种结束了贵州无自育草莓品种的历史……
一代代农科人耕耘在科技兴农的田野上,一个个标志性农产品在山地贵州生根发芽。
2009年至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建了肉牛、蔬菜、中药材、水稻、特色杂粮、油菜、马铃薯、茶叶、精品水果、生猪、特色水产、辣椒、食用菌、生态家禽等17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体系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畅、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共研发117个新品种,获各类技术专利145件,编写各类技术标准、规程120余项,体系下的产学研衔接越来越精准,科研机构、农业专家与服务对象合作越来越紧密,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战略行动持续发力。
【推广】
“薯—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助农增收
“今年从种到收都有基地专家到现场指导,他们在容易发病的季节提供防病方案和指导打专用农药,病虫害一直控制得很好,每亩能卖6000来块钱。”近日,贵州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员到荔波县小七孔镇和平村豆村坝测产,农户罗显帮种植的马铃薯亩产达到6000斤,产量比去年差不多翻一倍。目前马铃薯行情是每斤1元的出土收购价,卖了好价钱让他很高兴。
他口中的基地就是荔波县马铃薯省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展示基地,该基地去年冬天在豆村坝推广“薯-稻轮作”种植模式,帮助薯农增产增收。
去年以来,在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推动下,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波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建设该基地,打造出“基地+专家+基层农技人员”组织方式,把“薯-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培训,使经验型传统农民变为技能型现代农民,让农业企业提升科技含量,打通了农业科技落地应用最后一公里。
“第一年的11、12月播种马铃薯,第二年的4、5月收成后,可以接茬种植水稻,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范士杰研究员道出“薯-稻轮作”种植模式的成效。
“今年3月气象预测当地容易发生晚疫病,基地迅速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到各种植户家中提醒,还送去了专门配制的农药并指导使用方法。”省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波县试验站站长、基地负责人蒙懿说,晚疫病很容易导致马铃薯绝收绝产,试验站及时跟踪监测当地马铃薯种植生产情况和气候情况,避免了损失。
荔波县马铃薯省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展示基地附近农户运用“薯-稻轮作”模式种植冬季马铃薯,从选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到最后采挖工作都得到技术支撑。该体系已经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县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区。
【研发】
撬动“贵州绿茶”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30年搜集茶树种质资源,“育繁推”一体化推广黔茶系列良种。这是贵州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源育种功能室主任、省农科院茶叶育种专家、研究员陈正武为提升“贵州绿茶”核心竞争力所付出的惊人之举。此举改变了贵州茶产业品种长期依赖从外引进的局面,助推贵州茶产业走个性化特色发展之路。
农以种为先,丰富的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上世纪90年代末,陈正武在一次资源清理中发现,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保存茶树种质资源稀少,是,他决定独自前往省内茶树树种多、茶园面积广的地方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日复一日,他的足迹遍布湄潭县、花溪区羊艾农场、清镇市中八农场、平坝区、贵定县等茶产区,收集古茶树品种、地方珍稀品种的优良变异单株,进行扦插繁殖保存。
陈正武及其团队收集、保存、创制的茶树种质资源达3263份。利用这些资源,通过种质评价,可以挖掘出大量的优异性状植株,为培育优良品种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贵阳市花溪区建设了茶树种质资源圃,是目前贵州省保存茶树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基因库,资源保存量居全国第三。陈正武也因此挑起了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的重担。
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源头是培育良种。2019年以前,贵州缺乏既具有自主产权又适制优质绿茶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产品自主特色体现不足。为此,陈正武进行了大量的种质评价,挖掘了一批优异种质并开展杂交育种,创制了大量的育种材料,为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做出大量的基础工作。
“在湄潭苔茶群体种植茶园里,我先挑选优良单株,试验发芽时间、抗冻性、区域适应性等表征,再进行移栽,经过多年试验最终选育出成长快、持嫩性好、绿茶花香更突出的新品种‘黔茶1号’。”陈正武说,在满足高标准种植条件下,“黔茶1号”可实现一年种、两年采、三年盈利的好效果。
选育一个优良茶树品种的过程很漫长,要经过10余年甚至20余年的技术攻关。陈正武主持培育出“黔茶1号”“黔茶8号”“黔茶10号”等4个非主要农作物国家登记品种,为贵州省打造“贵州绿茶”公共品牌提供了本土自育品种支撑。
为更好地推广黔茶优良品种,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支持下,陈正武带领体系科技人才,打造黔茶系列“育繁推”(茶树种培育、茶苗生产、市场推广)一体化推广模式,在省内10余个试验点开展试验示范,带动茶企、茶农种植黔茶系列品种。
目前,黔茶系列品种累计在省内推广超过40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比例逐年提高,在广西、广东、云南、重庆、湖北等省外茶区已经引种成功,“黔茶1号”“黔茶8号”成为贵州调整优化茶树种植品种结构提质增效的主推品种,正在撬动“贵州绿茶”全产业链提质升级。
【应用】
工厂化栽培保障红托竹荪生产供应
近日,在剑河县贵州建江菌业有限公司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试验示范种植基地21栋出菇房里,开启了红托竹荪的周年生产供应模式。
该厂房共种植菌棒约18万棒,目前已进入出菇管理期,菌丝生长良好,将在3个月后完成出菇,采收后可进行第二轮种植。相比传统种植,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出菇不再受高温、低温天气影响,每年可收三茬。
工厂化栽培既能节约土地,还能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
2021年至今年5月,为助推剑河县打造“全省中高端食用菌生产大县”,贵州省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为解决当前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诸多难题,联合贵州利康农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建江菌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红托竹荪工厂化层架式栽培试验示范种植基地。该基地每个菇房搭建有6层育菇钢铁架,种植面积约500平方米,相同占地面积下,相当于五六个传统菇房的种植效益。菇房内采用专业控温、加水加湿、新风照明设备,通过数据监控设备能够自动化、智能化操控保证菇房内常年温度和湿度适宜,突破出菇环境条件限制,提高了红托竹荪产能,助推了高端品牌打造和产业提质升级。
食用菌是剑河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红托竹荪属于高档食用菌。“通过调控设备可以控制菇房生长因子在适宜范围,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省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办主任、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龚光禄介绍,红托竹荪发育最适合环境条件是温度为20-22℃、湿度为85%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含量为1200ppm左右。以往传统菇房,在高温季节、冬季都不利于实现稳产高产种植,现在智能菇房能保障出菇整齐、缩短周期、稳定生产。
在菇房外,自动化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助力工人劳动工作效率提升。土壤可以进行机械集中处理与传输,菇床上的基土、覆盖土可以通过自动上料机完成,菌棒摆放可以通过升降机送到规定的位置。完成一个半菇房的种植工作,以往全人工操作需要10来天,现在一组工人借助机器只需要一天。
“工厂化栽培红托竹荪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以前从培养菌种到出菇,一年半时间只能收两茬。”省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朱国胜介绍,通过控制生长时间、出菇季节,还可以错季生产上市,形成竞争优势。(记者 邹林 段超木)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