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草到餐桌” 顶级奶牛基地落户农业中关村

国内顶级的奶牛基地已落户农业中关村,将持续开展“从牧草到餐桌”的全链条农业科技研发。3月17日,2023年奶业前沿科技交流暨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园区举行,在同期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农业中关村建设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在农业中关村,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首农奶牛育种基地整洁有序,其配备的智能系统能保证牛舍环境的稳定舒适。与其相距不到1公里,则坐落着由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集奶牛养殖、温室园艺、果树栽培于一体的京瓦科技示范园。两处基地共育有2000余头种牛,不过,它们的建设目标并非是单一的牛奶生产,而是要发展成为奶业的“科技孵化器”。

 “基地的智能化水平和研发条件,可以说是国内顶级。”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裁乔绿介绍,基地不仅在良种繁育方面发力,还将发展“从牧草到餐桌”的全链条技术研发,在牛群繁育、奶牛健康、智能化装备、饲养效率提升、原料奶质量优化等方面成为奶牛饲养技术研发高地,不仅孵化出更多的先进技术,也将培育更多的人才。

 除种牛基地外,首农食品集团的家禽、生猪育种基地也落地平谷,将有效助力集团畜禽种业技术创新,同时带动周边人群的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期待推广有机肥还田,发展生态农业,让平谷的大桃更甜。”乔绿说。

 在农业科技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农业中关村正在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的高通量畜禽育种大数据平台正在进行二期项目申报,6500平方米的奶业、食品和畜禽种业等领域实验室可供入驻企业和团队共享使用。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亚静介绍,今年,园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将正式开展创新工作,开展无人农场、智慧果园、数字温室等无人作业系统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在未来的果园里,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将成为“主力军”。

 “科研人员要了解产业的需求,要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开展研究,才能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胜利感慨。

 “随着各类平台的持续建设,未来园区一定会吸引更多科研机构、企业及人才集聚,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朱亚静说。(记者 刘苏雅)来源: 北京日报
  • 市场大户

高德刚

主营:代购代销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莴笋、香菜、

莲荷商行

主营:莲藕,藕带,藕苗,藕种

王继春

主营:蔬菜

孟章付

主营:笨鸡养殖,笨鸡苗,乌鸡苗供销,技术推广。禽蛋购销

王剑

主营:调味品
  • 农业合作社

秦皇岛绿万洲枸杞有限公司

介绍:枸杞苗子 枸杞果实 枸杞茶叶

花之语鲜切花基地合作社

介绍:全年无间歇供应贵州黄、五月白、五月黄、幽香、十月白、神马等鲜切花及花苗。每日市场

太枣红提

介绍:本地红提葡萄采用最新品种,其优点是口感好,颗粒大,糖度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色

曹庄白山药合作社

介绍:白山药, 俗称“小白嘴”, 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纯绿色食品,无污染,自古就有“

安平县康田白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介绍:白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中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