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工人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一现代农业园区劳作。新华社发(赵东山 摄)
新华社济南4月27日电 (记者陈国峰、邵琨)收割机在稻田里自主往返,植保机在青苗间自主行进,插秧机沿着直线自主作业……一台台农机模型在沙盘上有序穿梭。望着沙盘上展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参观者赞叹连连。
这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5日展示的“无人农场”。当日,2023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山东潍坊开幕。
工作人员杨瑒介绍,北大荒农垦集团先后建成多个智慧农场,各种农机通过接收后台“智慧大脑”的指令,实现了农业耕、种、管、收、储全过程无人化,“我们用智慧化手段实施控肥减药、土地深松、秸秆还田等,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还保护了黑土地。”
博览会上,不少专家指出,当前,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使农业生产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博览会现场,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大块头”前围满了参观者。这个数米高、13吨重的大马力拖拉机由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这台拖拉机应用了CVT(无级变速)、无人驾驶、自动导航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比如,搭载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系统,可实现远程启动、熄火,自动控制发动机、变速箱、提升器等。”雷沃拖拉机研究院副院长蔡彦彬说。
4月26日,村民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农业科技馆管护蔬菜。新华社发(栾钦程 摄)
智慧农业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要素,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在博览会上表示,中国把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纳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相继作出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建设智慧农业等重大部署,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
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物联网管理技术在新建大棚中应用率达到90%。参加这次博览会的物泽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着2000亩设施蔬菜,80多个大棚里的长茄、黄瓜、辣椒等作物生长信息都实时显示在智慧大屏上。
公司负责人王娟介绍,通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大棚里的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光照、pH值等10项要素信息实时传输到后台,后台系统根据设置好的指标自动控制大棚的防风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等。
4月26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蒲汪农场开展飞防作业。新华社发(王敬之 摄)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1年中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升至25.4%。中国农业智慧化转型,为农业和数字科技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德国农机企业科乐收2014年开始在中国实施本土化运作,主要生产收割机、青贮机、拖拉机三大类农机,去年营收增长30%。
科乐收工作人员隋名湛说,中国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商机,“今后除了销售农机,将下力气推广多机数据互联等数字服务。”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李志平表示,期待世界各方伙伴持续关注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深化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以更加紧密的市场纽带构建稳固的智慧农业伙伴关系。
“越来越多中国厂商开始接受德国的农机配件。”德国企业莱克勒在中国的销售公司市场负责人高舜宇说,为拓展中国市场,今后将针对不同作物开发更多新产品。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