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果”力全开 “蔬”写振兴

密云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发展特色果蔬产业作为强村富民新的突破口,积极探索设施农业优质、高效、生态的特色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发展的振兴之路。 

 水培芹菜、水培韭菜、紫色花椰菜、紫霞萝卜等这些不常见的蔬菜,最近,在本区各镇大棚里陆续进入采收期,这些高收益的特色品种,吸引市民前来采摘,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巨各庄镇前焦家坞村种植户池占亮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大棚除了种些传统蔬菜以外,还种植了一些特种蔬菜,如彩椒、水果黄瓜、香蕉西葫芦这些新品种,这些品种周期短,价格比较高,一个大棚比往年要多增收2万多元,果实成熟以后,经常有人打电话来订购,一点儿都不愁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不只是单纯的口感需求。独特、优良、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越来越获得大众的青睐,这也悄然打开了特色蔬菜的市场。 

 近年来,本区在不断发展西红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原味一号品种,并在全区推广,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打造了密云独具特色的西红柿品牌。同时引进“京采六号、汉姆九号”等优秀品种,丰富西红柿种类,形成“红、黄、绿、黑”多彩的产业发展格局。本区还巧打时间差,在“大棚经济”上做足果品产业文章,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的草莓、火龙果、樱桃、大桃、蓝莓等特色水果,并在项目建设、技术支持上精准发力,探索不同种植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 

 据尖岩村北京必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彪介绍,今年是第五个年头种西红柿,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每天产出约七八百斤,15个大棚年产值150万左右,每年逐步递增。 

 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采摘园负责人齐晓庆向记者说道,“这几年特色果蔬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种植了火龙果、黄瓜,长势都很不错,颗粒比较大、颜色也特别好,行情也特别好,再过一个月左右将迎来盛果期,一个棚产值大概在5到6万之间。” 

 从传统农业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本区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撑起了产业振兴的新希望,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市场大户

水果大户杨殿军

主营:新疆库尔勒香梨、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克拉玛依(大农业)红堤葡萄、伊犁特产蟠桃、山楂

莲荷商行

主营:莲藕,藕带,藕苗,藕种

安永阔

主营:代购代销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西葫、

黄琼英

主营:燕窝、南非鲍鱼、日本极品鲍、大金勾、鱼翅、海王鲍、阿鲍、金元鲍、冬虫夏草、鹿茸、

李德辉

主营:代购代销莴笋、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香菜、西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