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让河北春耕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石家庄3月17日电(记者赵鸿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燕赵大地机声隆隆,农民们抢抓农时,或进行冬小麦管理,或进行春玉米播种,奏响春耕春管的序曲。

 “可别小看这台新农机。”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东双塔村,绿家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栗飞域说,它带有北斗导航功能,只需按照不同地块的播种要求设置好数值,农机就能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实现直线播种,行距、株距和深浅也都能保持一致。

 在鸡泽县东双塔村,一台智慧农机准备进行玉米播种。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正在操控农机进行玉米播种的陈蒙说,以前种地凭感觉,即使经验丰富的农机手,播种也常出现行不直、深浅不一、重播、漏播现象,现在一出现类似情况农机立即报警,方便及时调整、补种。“新农机不仅比普通农机每天多播种近100亩,而且每亩地至少能多播1行玉米,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陈蒙说。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省近年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不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邯郸市成安县南鱼口村的数千亩麦田里,正在进行打药的不是农民,而是多台安装智能管理设备的“无人”农机,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实时监控麦田情况。

  “年轻时干农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小麦春管人工打药一天也就两亩多地,现在坐在屋里,使用电脑、手机操控农机,每小时就能打药100多亩,有点千亩农田‘掌上’耕的感觉。”南鱼口村种植大户杨俊山说。

  “以前什么时候喷洒除草剂、喷多少,都是凭经验,现在哪块地多喷,哪块地少喷,手机一看就知道。”馆陶县东广才村种植大户闫风波说,他在农田中安装了不少传感器,依托馆陶县数字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提供的相关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农田温度、土壤墒情、农作物虫情等信息,可根据各类信息精准进行田间管理。

  闫风波说,通过精准用肥用药,每亩农田可以节约成本28元。各类信息设备还会对周边区域已经发生的病虫灾害进行预警,让农户可以提前应对,减少损失,实现降本增效。来源:新华网
  • 市场大户

邓双林

主营:本公司经营大米类,主要是京山桥米及糯米系列、泰国香米系列、四川营养粉等。品种齐全

褚金成

主营:杂粮

杨道义

主营:螃蟹

李德辉

主营:代购代销莴笋、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香菜、西葫、

蔬菜大户丁全芳

主营:各种蔬菜
  • 农业合作社

益民果品产销合作社

介绍:油桃与普通桃的区别 1.油桃的表皮是无毛而光滑的、发亮的、颜色比较鲜艳,好

英德市方盈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

介绍:紫山药也称“紫人参”,富含原花青素,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

武汉红福星农贸专业合作社

介绍:武汉红福星农贸专业合作社为了满足市场和生产需要,特面向全国采购:油糠、玉米、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