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进京销售额达258.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3倍。”10月24日,内蒙古农牧厅相关负责人谈及“深化京蒙全方位协作”成果时,一串串数字脱口而出。
为充分发挥京蒙协作机制作用,内蒙古农牧厅深入开展全链条式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京蒙协作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实施方案》,从生产、加工、品牌、流通、销售等环节发力,助推草原“绿品”加速走进北京、走向全国。
线下持续组织开展“绿品出塞”“年货节”系列活动,推动农畜产品走进农业农村部等17家部委和央企。线上,开设内蒙古特色馆32家,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建立“云仓”,启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通用提货平台,为北京客户线上提货提供数字支撑。
与此同时,内蒙古多角度深层次与北京市开展务实合作。聚焦延链补链,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制定印发京蒙协作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实施方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初步打造呼和浩特燕麦、呼伦贝尔大豆、乌兰察布马铃薯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截至目前,引导35家京企落地内蒙古、66家京企扩资增资,实际到位投资13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
聚焦规模化集约化,实施产业集群打造行动。围绕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施53个京蒙协作产业项目,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截至9月底,北京市已经拨付市、区两级协作资金19.76亿元,京蒙协作年度协议任务全部提前完成。
今年召开的全国东西部协作培训班上,内蒙古介绍了京蒙协作推进产业合作特别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及参会代表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内蒙古在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和产业集群打造上,有部署、有措施、有成效。
内蒙古农牧厅介绍,京蒙协作从1996年开始,迄今已走过28个年头,形成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京蒙两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帮扶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资金超140亿元。
今年,内蒙古制定印发《2024年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工作要点》,建立周动态和季度台账调度机制,统筹协调六个“倍增计划”推进实施。
教育倍增计划方面,京蒙两地以教师队伍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为依托,持续探索京蒙教育深度协作新模式。目前,内蒙古已有960余名师生进京培训,并开展了5次线上“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活动,辐射带动了3000余名教师参与。北京市10所高校、20所职业院校分别与内蒙古6所高校、31所职业学校结对合作,两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沟通协调模式已顺利组建。
医疗倍增计划方面,北京市持续加大力度,7家 “组团式”帮扶再添硕果。北京中 大学东直门 、北京大学肿瘤 、北京世纪坛 等多家 与内蒙古建立合作,目前,协作专科建设项目已达11个。北京专家已在内蒙古结对 出诊420余人次,接诊患者5600余人,完成高难度手术410余台,填补新技术新项目40余个。
农畜产品销售倍增计划方面,销售额达258.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3倍。
旅游倍增计划方面,举办了“京蒙协作情·京蒙畅游行”“千车万人自驾穿越内蒙古”等京蒙自驾活动,将国道331、G7高速公路的自驾线路植入高德地图,并面向北京市场精准推送。今年以来,北京来内蒙古游客达816万人次、消费近13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
产业合作倍增计划方面,围绕农牧业重点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为京蒙共建产业园区制定专项政策,加大资源统筹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平台,先后在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北京市组织“京蒙百企情”产业对接活动,首旅、北汽、顺鑫等120余家北京市企业参与,签约额达33亿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科技倍增计划方面,举办2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引导全区开展了40余场科技交流活动,推动10家“蒙科聚”协同创新合作机构落户北京。携手国家京津冀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内蒙古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并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落地见效。
下一步,内蒙古将锚定重点,深入推动六个“倍增计划”实施。集中打造一批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标志性工程,将北京市的真诚帮助和真金白银转化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作者:刘欣荣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