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芋成长大产业一攸县宁家坪镇双田村香芋产业发展记

12月15日,冬阳高照。

湖南省攸县宁家坪镇双田村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省城长沙的一家芋业公司的业务经理,亲率公司员工和似列车长厢的红色挂车,专程来到这里收购、装车,将最后近20万斤的香芋,由这里启程,开始跨越二千多公里区域,直达柬埔寨首都金边销售,经理手握这丰硕的出口创汇大单,无不高兴地说:“香芋是整个东南亚人都特别喜爱的餐桌之菜,说不定还会摆上他们国家的国宾之席呢!”

现场,老支书说:“我今年自己种了24亩,可赚10万元。”现任村书记紧接着汇报道:“这产业我们已走过了六年的不凡发展之路,现成为了全村只赚不赔的兴村富民的大产业。今年,我们这个基地包括邻村,总香芋种植面积970多亩,总产值达2000吨,总收入860多万元,为村民创造劳务收入170万元。”前来调研的市领导,亲临其境,眼睹耳闻这丰收的可喜场面,无不高兴地说:“要挖掘、讲好这里的故事,以宣传、助推全市乡村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初心使命脱贫致富

双田村地处宁家坪镇的东部,是2011年春由原田黄、田安两村合并形成的新村,故称双田村,土地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小组,500多户,2000余人,境内有县道宁排公路,当地的母亲河金水江从村穿过。

解放后,双田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在一张白纸上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图画。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农民摆脱了原制度的约束,纷纷到外地务工经商,逐步形成了村里的特色劳务经济,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们迅速富起来。

“片叶有阴阳,太阳存黑子”。但在灿烂的阳光下,因先天性身体缺陷、突降的天灾人祸、因病返贫等等原因,仍然存在特殊的贫困现象,落后的阴影。

在万马奔腾的小康路上,既有许许多多“先富起来”的佼佼者,还有一批赶不上时代步伐的“不幸者”。

该村坳里组村民胡福华,早年因家庭成员多,自己既无文化又无一技之长,只好背井离乡辗转到兰村、黄丰桥等地下井掘煤,后患严重的三期矽肺病,病得骨瘦如柴,呼吸困难,行走艰难,长泡 残延余生,而在7人的大家庭中,上有80多岁的年迈父母,下有3个年幼且需上学的孩子,全家生计仅靠妻子一人艰难承担,收入甚微,负债累累。

下屋组家中“顶梁柱″的吴建华,自己长患糖尿病和贤病综合症,挣扎在死亡线上;其儿长患严重的肩周炎和脊椎炎多病,身子异变成“弓”状,早已丧失劳动能力,还要花费巨额资金挽救其生命;10余岁的孙子,又患有先天性的脑智障;儿媳因家庭重负,离家出走,至今渺无音信……

2014年时,像这样不幸的人还为数不少。据统计,当时全村患有严重矽肺病的100余人、先天性残疾的60余人、其他因病返贫的80多人,各种贫困人口共65户240多人,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省级贫困重点帮扶村。

为了小康路上不落-人,自2015年以来,尽管他们坚持领导挂帅,实行四级联动,采取“全速聚焦,责任上肩;全面排査,摸清底子;全力整改,补齐短板;全心帮扶,确保精准” 的“四全”措施,坚决按国家政策对贫困对象实行“蔸底保障”,高效、稳步、持续地推进脫贫攻坚挂牌作战,工作上取得斐然成绩,终于在2017年摘掉贫困村之帽,但离党的初心使命、脱贫致富目标尚远,尤其是产业基础更是任重道远。

二拜师学艺引芋攻坚

2020年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2018年寒冬,为了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村支两委组织该村的历届党支部书记、部分党员、各组组长,迢迢千里,到江西省临州市南丰县白石镇考察参观农业产业项目。

为有的放矢,放大考察成果,采取四大办法。一是访前动员,约法三章: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身负重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鉴定项目;不是空手而归,而是学习取经。二是责任上肩,做到“三要″:要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到村;要将贫困户人口纳入村“润顺香芋种植合作社”;要将贫困户的年产业收入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家庭。三是引芋攻坚,理由充分:香芋亩产可达3000~5000斤、单价每公斤3.4元、亩平收入最高可达6000~7000元、亩平纯利润可达2000元、村里有适种耕地2000亩。而且,香芋的种植技术要求不高,男女老少皆能上阵;香芋种植除飞播等极少数工序外,难以全程机械化操作,只能动用人工完成,正好适应贫困户及中老年劳力,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在这方面具有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优势。根据估算,若每年村里调出1500亩土地种芋,按每亩利润2000元,再加亩平劳务工资1700元,全村可赚近600万元的产业收入,这让巩固脱贫成果的坚实底气,不言而譬地被一下子凸显出来。

尔后,宁家坪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地全力推动双田村及全镇的香芋产业发展,并以此为专题,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到本省的江永县参观考察。与此同时,该村与江永县的芋业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派出2名专业技术人员,长年驻村技术指导;实行包技术、包收购、定价格,订立产品回收订单;村里成立“润顺香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40多户130多人的贫困人口及其他们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实行股份制管理;村里出台激励措施,对种芋户按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这样,当年村种芋近千亩,全镇引种3000余亩,真是“怱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书记亲种苦摸经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为了掌握技术,摸索经验,增加底气,引领发展,做成产业,真正使之成为富民强村的、货真价实的产业实体,裂变为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以真金白银化为社会财富,时任双田村的党支部书记胡丙顺决定自己亲自上阵,实行亲力亲种。

胡丙顺,男,于1963年2月出生于双田村上升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全家4人,1999年7月入党,同时担任田安村村主任兼秘书;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任田安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7月至2020年12月,任双田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12月,因年龄到期而离任。

胡丙顺人生坎坷,命运多舛,家中厄运,三年三降:自2008年开始,妻子长患尿毒症9年,花费家中50多万元巨额医疗费,仍医治无效,于2016年6月去世,年仅52岁;2017年,30岁的儿子,因心藏病突发而去世;2018年,86岁的老母亲又相继离世,最终落得自己孑然一身,独守空房。

胡丙顺没被厄运击垮,没有丧失生活信心,他化悲痛为力量,把精力转移到党的工作中,脱贫攻坚大业上,香芋产业的培育里,做到六年长长,亲力亲种,矢志不渝!

2019年:20亩;

2020年:20亩;

2021年:21亩;

2022年:42亩;

2023年:24亩;

2024年:24亩,

合计:160亩!

六年中,一个人起早摸黑,其中的苦楚和艰辛,是常人难以坚持的!

寒冬里,他要冒着风刀霜剑,亲到田间,整土作厢,抽沟排水,筹备来年种芋土地;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当别人还蹲在火炉边取暖,他却要开始重整土地,抢季节插完亩平2200株的芋仔下种,确保100%的成活;七月流火,也要施肥、灌溉、除草、除萌、喷药防病治虫;金秋十月,尚需亲自带领临聘人员,深入田间,逐丘开挖亩平数千公斤的香芋果实,并及时转运到集中收购地收购。

他随季节,实施每一个生产流程;

他按每一个流程,记录着芋的生长过程;

他从每一个生产过程中,发现香芋壮大的“秘密”;

他从每一个“秘密”中,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2021年,新的村党支部书记丁宗豪走马上任,他义无反顾地继承老书记的优良传统一一实行亲力亲种香芋,并把香芋的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0亩、50亩、60亩,带领支村两委干部,到田间一齐亲力亲种香芋,摸经验,练技术,长本领,当内行,以驾驭全村的香芋种植。

这样,通过两任书记的亲力亲种,使他们成为了引领群众前进的光辉榜样,香芋产业成功发展的“定海神针!”

四攻坚克难引领发展

“迢遙不畏千程路,辛苦惟存一片心”。

双田人种芋,为追求产业的丰收和成功,可谓是: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众志成城,矢志不渝;综合施策,推陈出新。

党建引领。该村将香芋种植列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成立党建联盟暨产业创建领导小组,建立“支部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片里党小组长具体抓”的三方联动责任制,精心研制措施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在工作中实行“书记亲自把关、逐一审核”和“周推进、月提醒、季盘点、年考核”,并发动党员带头,做到“积极引、率先干、做样板、当典型。”

项目助推。2022年,产业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夏秋连旱4个多月高温无雨的极端天气,使水利条件极差、历来“靠天吃饭”的双田村,全生长“泡水增个长果”的香芋产业,首当其冲,损失严重。为此,他们积极争资引项,投资40万元,立马兴建一座新江陂,硬化一条引水渠,通过“乡村振兴项目水”,再次浇艳“富民产业花。”

“头雁效应”。该村通过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广泛复制两任书记亲力亲种,摸索出来的成功种芋经验,在全村普遍推行“选好高产品种、确定适种良田、完善基础设施、严格程序操作、实行标准生产、搞好田间除草、及时防病治虫”八条核心技术,实行全村的科学化的规范种植。

五闯出天地带富一方

一份勤劳一份果,多年媳妇熬成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破茧成蝶”。通过六年来的艰辛摸索,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使香芋种植成为了一个引领发展,兴村富民的大产业:让广大村民牢牢掌握了一技之长,激发了他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内生动力,摈弃了昔日“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造就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勇开拓的领军人物;使产品无需“电商云购”、无需送店代卖、无需市场自销,“酒香不畏巷子深”,货物供不应求;交易买卖,现金结算,从不赊账;确保了产业只赚不亏,稳步发展。

双田村的影响下,使邻近的龙田、大兴、下湾等村,先后自觉种芋,让产业抱团发展,连成一片,形成大规模;近三年来,双田村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香芋40亩、50亩、60亩,“村公经济”随之向3万元、4万元、田村坳里组的陈相龙,自己肢体残疾,妻子又患间接性的精神病,原是村里的一个贫困户家庭,但自从村里兴办香芋产业后,合作社聘其基地打工,夫妻俩每年赚取劳务工资近5万元,6年达到30万元,被评为脱贫致富之星;田心村种田大户谭青海,每年承包双田村6个组的耕地近500亩,其中年用于种芋150亩以上,本人年平净赚30万元,还带动当地闲散劳力创造劳务收入30余万元。2024年双田千亩香芋基地,亩平支出1700元的高额劳务工资,总额高达170万元,让不少走不出“山门”的中老年人,逢香芋的收获季节,时间前后达到一个余月,远道而来的公司领导、员工、货运司机及当地的农民工,近达百人,吃饭或住宿,人来车往,让平时生意清冷的双田路边餐厅小店,突然业务红火,月入3万多元收入。根据种芋成本计算,每年每亩需购专用复合肥1200元、防病治虫农药600元、地膜150元、给乡里农资店骤增营业额195万元;此外,每亩还需芋种500元、田租200元、打土140元、劳务工资1700元,亩平总支出达到了4500多元。

别看它的这笔宠大费用,纯由种芋创造,公司支出,但它又嬗变成各种形式,无形地回流到农民工、店老板、农机手,一分不落地成为了他们口袋中的“真金白银”而“物质不灭”,这如同人体躯干动脉中的血液,有序地循环到了毛细血管,焕发了全身的青春活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效益”,这难道不是我们引芋攻坚、兴村富民的初心使命吗!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2024年的香节收获时节,天气连续晴朗,蓝天万里无云。双田村安上大垅中的千亩香芋基地,到处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芋田里近2米高的碧绿、粗壮芋杆,支起如莲篷般的芋叶,没人头顶;硕大的芋果,澎胀地“炸”开了蔸下泥土;一队队农家妇女,排成行,依次在田间拔芋“起垄”;男人们挑着满载的香芋,忙着装车转运;数十名城里来的公司员工,围着堆积如山的芋果在削头去尾;部部长达近20米的红色挂车,接踵停留在村道上,待机装载;公司领导带着支票和现金,进行现场结算……大家无不喜笑颜开!

夕阳西下时分,长车装载完毕,香芋启程出村,路旁边的广播里特意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优美歌曲,为他们的千里出国之行送喜: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毛锯装 李放鸣)来源:中国网
  • 市场大户

王玉芳

主营:螃蟹

李长国

主营:白鲢、草鱼(鲩鱼)、花鲢(胖头鱼)、鳊鱼(武昌鱼)、红尾鱼等

李晓明

主营:佛教用品专卖 艺术简介中国华夏文化系列收藏——冀东雕刻艺术家:李晓明收藏编号:O

文德新

主营:蔬菜

赵明

主营:烟、酒、饮料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