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亦喜亦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专家指出,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其实并不算多,因为我国农产品中有8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价格优势,真正出口的农产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日前北京举办的2007年全国安全优质农产品营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程国强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优势和不足。
喜:不仅是因为310.3亿美元的出口额 
程国强博士是我国农业与贸易政策专家,长期从事农业问题的研究。据程国强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据我国海关的统计资料,我国农产品出口1992年为113亿美元,而后逐年增加。近几年增长更加快速,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14.1%。
程国强说,我国商务部发布的农产品出口规划提出,到2010年农产品出口达到380亿美元。程国强表示,他个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前景更加乐观,据其个人预测,2010年农产品出口有望突破400亿美元。 
程国强认为,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出口农产品的其他方面也显示出了进步,这些进步让人欣喜。 
 第一,我国出口农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我国的出口农产品中,畜产品和水产品大约占到总量的60%~70%。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水果和蔬菜等园艺产品的数量也正在增加,从1998年的4%提高到最近的9%。同时,加工农产品出口也越来越多。 
程国强认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因此加工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农产品将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方向。 
第二,我国农产品品种丰富,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开始出口。程国强认为,我国幅员辽阔,而且东西南北各个地区的气候等条件相差巨大,因此出产的农产品种类非常丰富,这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包括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和云南,从这些产地就可以知道我国出口农产品种类的多样化。 
 第三,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在提高。我国涉农企业的加工能力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山东省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已逐步成熟,产业链条也在逐步延长。我国的涉农企业也通过加工农产品而逐步做大。 
第四,出口农产品的经营主体优化。据程国强介绍,目前我国的涉农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76万家,而农产品出口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由少数外贸公司专营、以创汇为目的,发展到以1.76万家企业为主体、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局面,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已成为出口主导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灵活,正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第五,出口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扩大。“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正在推广,这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也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我国生产和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开始提高。以往我国农产品出口经常因为质量安全问题受阻,尽管很多是由于国外的技术壁垒造成的,但也与以往不重视产品安全质量有关。程国强说,以前是政府出面为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谈判,现在企业也自觉开始在质量上下功夫。 
第七,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格局完善。以往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欧盟的国家。如今,我国涉农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成为新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更多的国家成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国,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日本,目前出口量已由原来的1/3下降到目前的30%。 
第八,我国的支农惠农政策正在推行,农民和涉农企业从中受益匪浅,相应地产品竞争力也在增强。程国强指出,与以往文件相比,今年“一号文件”不仅继续要求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一系列扶持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而且首次提出要“加强对大宗农产品进口的调控和管理,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这更加强调了全面掌握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调控的主动性。 
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程国强在介绍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直指其软肋。 
首先,目前中国大部分动植物出口产品生产仍然以农户分散种养为主,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无法有效控制种养过程中的疫病和农兽药残留问题,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证。 
例如,我国的水果数量大、品种多,但其中高规格的水果不足总量的5%,但正是这5%的水果才真正能够达到走出国门的标准。反观农业发达国家的水果生产,50%以上的水果都可以达到出口的要求。程国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为薄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其次,我国涉农企业的状况与农产品出口的形势不相适应。据程国强分析,许多发达国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欧盟新食品安全法、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已趋向制度化、法律化。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碍。2006年5月,日本专门针对进口农产品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凡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中可能用到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品,都在“肯定列表制度”监控范围之内。“肯定列表制度”,涉及了所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范围之广、时,很多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国的涉农企业规模偏小,显得太细太碎,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状况可能引发国外更多的贸易限制措施。 
再次,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巨大。程国强认为,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农业提供巨额补贴,国际农产品贸易因而被严重扭曲,多哈谈判建立国际农业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步履维艰。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农产品是在和附加了补贴后的国外农产品竞争。 
最后,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国涉农企业在信贷方面还存在种种阻碍和不便,时常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成本比较高;农产品出口的风险比较大,当前保险公司大多还不愿意承保出口农产品;我国对涉农企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相关的专项资金;涉农企业的创新能力欠缺,抓不住出口贸易中的商机,大多数企业还在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出口,产品种类单一,深加工能力不足。程国强说,中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能适应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