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长轩岭街和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实施“萝卜产业化及对农村骨干萝卜种植技术培训班”上了解到,一度供不应求的明清皇家贡品脉地湾萝卜将不再难求,该产品将变一年一种为一年三种,亩产总量翻4倍,可望周年供应市场,更多地满足市民餐桌需求。
据了解,脉地湾“扇子白”萝卜已有400多年历史,早在明朝时期就被列为皇家贡品,该产品表皮光洁,汁多味甜,当地百姓常在劳苦耕作之余,生食萝卜解渴,其味赛过鸭梨。农家亦常以之辅于猪肉,盛于瓦罐,置于灶中,文火煨汤,汤汁香中带甜,余香满口。
本次培训会主讲人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全国著名萝卜育种和种植专家张雪清介绍,位于黄陂区长轩岭街的脉地湾地域地表特殊,岩石来源地质年代久远,所经地质作用复杂,形成了具有独特地球微量元素的土壤物质,给脉地湾萝卜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该地非常适合萝卜生长,脉地湾萝卜较一般萝卜营养更为丰富,可与著名的洪山菜薹齐名。该地萝卜传统上夏末播种,秋冬采食,一年只种一季,亩产不足3000斤,经该所和黄陂区蔬菜办攻关研究,现已针对脉地湾地质特征专门培育出优良品种,并掌握一年种三季技术,从今年已经试种两季的情况来看,三季总亩产可达20000斤。长岭街将对脉地湾周边符合种植条件的1000亩土地实行流转,承包给武汉市黄陂区陶氏庄园种植,脉地湾萝卜将步入“萝卜产业化”道路,更多满足人民群众餐桌需求。脉地湾周边农民近及长岭街办事处农工作人员近12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他们将成为脉地湾萝卜产业化进程中的骨干力量。
另据陶氏庄园负责人介绍,脉地湾萝卜的产、供、销将实行集约化管理,将给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每年每亩地增加1000以上的收入,随着“萝卜产业化”的发展,还将给农民带来更大收益。陶氏庄园已经开始并将陆续在已经流转的300亩优质田地上进行播种,闻此消息,白沙洲蔬菜市场几家批发商已经找上门来,要求订购。
信息来源:武汉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