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 (记者 贺劭清)“我认为乡村振兴就是让村民在农村生活时有很强的幸福感,大家不仅能享受好的医疗教育,还能找到一条通过自己双手过上幸福生活的勤劳致富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元市岫云村村支书李君3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19年春节期间,李君走访了岫云村上百户人家,听取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建议。“11年前我们是一个偏僻贫困的穷山村,现在大家借助互联网探索‘共享养猪’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君介绍,只有264户人家的岫云村如今共有180多辆小**,大部分家庭的银行存款在20万元以上。
岫云村从贫困村到幸福村的华丽蝶变,是农业大省四川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切片式样本。一年来,四川围绕“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展的步伐。
为了给广袤乡村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四川规划先行,有序落子。2018年9月,四川乡村振兴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6万余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中央、省委部署落地到基层一线,“五个振兴”让人振奋。
随后,揽总的纲领性文件《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部署18类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接着出台,仅对先进县就一次性给予60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并在土地指标、干部任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为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四川出台了《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2018-2020年)》,为产业兴旺和人居环境治理制定路线图、时间表。
2018年,四川还敲定川粮、川茶、川竹及现代种业等“11+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产业兴旺定下方向。“萝卜市场价每吨跌了20元,我们的照样卖400元。”眉山东坡区崇礼镇农民巫志祥说道。
巫志祥的自信来源于眉山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出产的“东坡泡菜”已从乡间后厨的坛瓮走向国际餐桌,去年“发酵”出165亿元产值。目前眉山共建成标准化泡菜原料基地46万亩,带动农户22万户年增收8亿元以上,所产泡菜占全国泡菜市场三分之一份额,“东坡泡菜”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18年四川突出培育食品饮料万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增速保持10%以上;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达1500亿元;累计培育“三品一标”产品5320个,稳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来此寻觅“诗和远方”。春节后,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游人如织,不少游客在村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旁认真挑选。“40年前很多村民住的还是茅草屋,现在都是‘联排别墅’。”战旗村村支书高德敏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化农业,5年之内,战旗村的村集体经济要达到1000万元。
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四川下大力气建设道路、清洁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厕所革命”正是其中一项。
2018年年底,地处彝藏汉杂居山区的石棉县的6000户农家卫生厕所完成改造。“石棉是大熊猫放归之地,‘厕所革命’能解决面源污染,保护这片我们和大熊猫共有的环境。”雅安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公益村妇联主席毛珍芳介绍,以前全村家家户户没有独立厕所,现在大家不仅有干净卫生的厕所,还用上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乡村逐渐成为创业热土。不少人不再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返乡就业或自主创业。天府新区南新村返乡创业年轻群体的代表黄小斌,将当地知名特产云崖兔作为创业“支点”,开办食品公司和兔餐厅,“现在每年收入超过50万元,不仅收入充裕,还能天天陪伴家人,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返乡创业。”
村民鼓起的荷包,成为四川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成效的见证。201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1元,同比增长9%,连续9年保持高于全省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乡村振兴在路上。根据规划,2019年四川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构建农村聚人气聚财气的体制机制,巩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成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在劳务输出大县建立乡贤信息库,壮大人才队伍;举办“农民丰收节”,开发民俗文化产品,让乡村文化留得住、传下去……(完)(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