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锦屏,天高云淡。微风拂过,稻浪滚滚,阵阵稻花香悠悠飘拂。敦寨镇亮司大坝的田坎边,锦屏县亮江稻香渔业养殖场负责人龙安珍蹲下来,静静观望。稻穗的清香一缕一缕在鼻端萦绕,龙安珍嘴角轻扬。不多时,田间水面上,哗啦一声,一抹青色的影子一晃而过,原本清澈的水面顿时浑浊起来。
“动静不小,个头大了很多。”直起身,龙安珍笑容明媚。再过不久,当旷野秋风将翠绿稻浪染成金黄一片,这稻田里的“动静”,就会带来丰厚的收获滋味。
看似静悄悄的稻田里,蕴藏着怎样的“玄机”?“里面养了鱼,也养了鳖,一块田有三种收获。”龙安珍一语道破其中奥妙。蕴含着黔东南古老生态智慧的“稻鱼共生”模式,如今覆盖面更广阔,并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延续传统的绿色、生态养殖习俗,顺应产业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锦屏县在发展生态渔业产业过程中,重点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多获、一水多用。”
前些年,家乡产业不兴、发展滞后,龙安珍无奈背起行囊去了他乡,异乡打拼的日子有辛酸亦有惆怅,午夜梦回,龙安珍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彼时,从2014年起,锦屏县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开,兴产业,成为广阔乡村发展的主旋律。其中,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开始广泛推广。
“锦屏群众历来就有在稻田养鱼的习惯,群众基础好、比较容易推广。”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锦屏县委书记毛有智说。于是,县里着力推动群众将这一传统习惯向产业化发展转变,并做好组织形式、产销对接等环节,构建产业链条。
在此背景下,龙安珍返乡了。第一年,龙安珍小试了一把,流转了15亩稻田,在里面放养了锦屏县本地品种高背鲤。“靠卖米和鱼收入了近4万元。”小尝甜头,龙安珍第二年继续尝试,将稻田种养面积增至55亩,并在养鱼的同时放入了鳖。“一试就试出了‘万元田’。”龙安珍眉飞色舞地向记者算起了账:一亩稻田一年能打千斤谷子,能捉50斤稻田鱼,还有75斤稻田鳖;以每斤谷子1.2元,每斤稻田鱼30元,每斤稻田鳖120元的价算,一亩稻田一年下来收入能达到1.17万元。
这账不虚。龙安珍的谷子、稻田鱼、稻田鳖货真价实,好卖得很,商家在田坎边就收购装车运走了。在龙安珍沉浸在田有多产的喜悦中时,锦屏县正奋力实现传统渔业向特色渔业转变,常规品种养殖向名特优新品种养殖转变,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安全型渔业转变,力促渔业增收、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县制定了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全县生态渔业产业以提高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生产能力为突破口,推广实施大水面生态养殖为主抓手,全面发展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为方向,大力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库区大水面生态养殖、特种休闲渔业。整合政策、资金、科技、服务的优势,确保生态渔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生态渔业产业真正成为锦屏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个个“品种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的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在锦屏县“泉涌”。同时,该县铜鼓、敦寨、新化、隆里、三江、茅坪、固本、河口等核心乡镇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实现由原来的平板式稻田养鱼逐渐发展成现代的沟凼式“稻+N”稻渔模式,即根据稻田形状在稻田里开辟出不超过稻田面积10%的“井”字、“十”字、“一”字等,宽50厘米,深约20厘米形状的鱼溜进行水产养殖,稻田的养殖空间较平板式模式增大,提高了稻鱼产量和效益,并积极探索发展了稻鳖、稻虾、稻螺等名优水产生态养殖。
信心倍涨的龙安珍顺势而为,与几位乡亲组建了锦屏县亮江稻香渔业养殖场,目前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500亩,并辐射带动亮司大坝2000余亩稻田开展稻田养鱼,带动坝区合作社4家180余人;聘请务工人员带动农户115户,其中贫困户8户,长期向贫困户提供3个就业岗位,临时性就业岗位15个。“一样的田,收入是过去的10多倍。”龙安珍兴奋地说。
数据显示,目前锦屏县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施稻田生态养殖8.5万亩,主养呆鲤,年产值7800万元以上,覆盖全县15个乡镇,2万人,其中贫困户6350户2.42万人。在三板溪库区境内水域和卦治库区水域实施大水面生态养殖项目6.5万亩,大水面养殖预计年产生态鲢鳙鱼15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1400万元,带动库区群众1万人以上增收。
一条条锦屏“生态鱼”游向市场,勾勒了景美业兴人欢的乡村新图景,也拓展了锦屏食品加工业发展之路。2018年,锦屏县在河口乡裕和村建成年产量4.5万公斤,年产值可达540万元的腌鱼加工厂,这厂10月17日正式启动生产,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裕和腌鱼加工厂的投产,为锦屏腌鱼的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延长了生态渔业产业利益链条,增加农户收益空间。
稻花香里说丰年。如今的锦屏,稻花香里不仅伴着虫鸣蛙叫,更有“渔悦”之声。(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