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洮南市粮食总产量达26.82亿斤,连续四年稳居全省产粮大县前十。这个曾受“十年九旱”困扰的县级市,正以科技赋能的现代制种产业,书写着“一粒良种富一方水土”的振兴篇章。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优势区域,是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玉米制种区域之一。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
洮南市车力乡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当地经营规模最大、农户参与最多、产值效益最好的优势主导产业。
“玉米制种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产业规模化、市场化的关键。为提高工作效率,合作社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车力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路志江说,在玉米制种高标准农田中,集导航、开沟、播种、施肥、覆膜、封土于一体的覆膜播种一体机得到广泛应用,让种田更加省时、省事、省心。
“小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的创新推广,成为撬动制种业增产的关键支点。吉林康庄大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此项技术将当地60厘米至65厘米的宽垄改为50厘米窄垄,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每公顷可增产2000斤左右,扣除成本后,每公顷可增收4000元。
“这种‘窄密早’种植模式,具有提高积温、控制杂草、保墒保肥、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早熟、增产等特点,使玉米生长期提前15天,有效规避早霜风险,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同时,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机械化应用和‘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营模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洮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史翠娥说。
“制种企业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种子和配套技术服务,全程参与玉米制种,并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去年,通过玉米制种产业,带动了500多户农民参与种植,开发生产、加工等12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推动了物流、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洮南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说。
壮大种子产业,做优种业“芯片”。2024年,洮南市种子生产面积达6万多亩,繁育30多个玉米品种,生产优质良种4000万斤,可满足1000万亩玉米大田种植需求。
近年来,洮南市启动玉米制种振兴工程,并将其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持续跟踪落实。通过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坚持“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亮品牌、做精产业”,全力打造种子产业“洮南名片”,为吉林省及周边省份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种源支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