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云南小春季节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山区、半山区农民口粮和饲料粮的重要补充,还是特色食品加工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小麦产业的发展,对减少冬春干旱季节土地撂荒、保障山区农户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维护边疆稳定以及促进乡村振兴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近日,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小麦育种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发掘利用云南4-12月自然条件下小麦与玉米可同季种植的高原特色优势,研发出基于小麦与玉米杂交的小麦双单倍体(DH)育种技术体系,在小麦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自2014年起,该技术被应用于加速小麦新品种创制。2021-2024年,团队应用该技术育成并通过云南省审定“云麦110”“云麦112”“云麦114”“楚麦18”“云麦115”“云麦117”“云麦119”“云麦128”等系列小麦新品种,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云麦系列小麦品种已成为云南小麦单产提升的“金种子”。
(云麦112在西盟旱地种植表现。李绍祥/摄)
品种特性:多抗、耐旱、高产的“全能选手”
这些品种在高产与抗病、耐旱、稳产和品质等重要性状的结合上取得显著突破,为推动云南小麦单产提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云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4年在师宗举办的“云南省小麦单倍体育种成果田间观摩暨小麦新品种成果推介会”上,来自四川、北京以及全省的小麦育种专家对云南省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及其育种应用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据悉,以“云麦112”和“云麦114”为代表的云麦系列小麦品种,凭借其优异特性,成为云南小麦种植的“新宠”,具有多抗、耐旱、高产的优点。
“云麦112”是该团队于2013年采用太谷核不育群体改良获得的优异单株,再利用DH技术快速纯化产生的稳定品系选育而成的地麦品种,是我国利用两者结合育成审定的第一个品种。它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抗叶锈病,同时具备耐旱、高产、优质等诸多优异特性,麦香味浓郁,深受面条加工企业青睐。
“云麦114”是该团队于2014年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选择结合DH技术选育而成的田麦品种。该品种中抗叶锈病、抗白粉病,对条锈病表现慢锈性,同时具备优质、高产、广适、耐旱等突出优点,且是优质弱筋小麦,这使其在加工和市场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满足优质蛋糕、饼干等多种食品加工需求。
产量表现:刷新纪录,增产显著
“云麦112”:2022年在晋宁区不施肥不打农药500亩连片种植,以654.85千克/亩的单产达到云南省绿色种植的高产水平;2023年大旱之年,仅浇出苗水的条件下,百亩“云麦112”在牟定县仍实现了514.92千克/亩的高产,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2024年在西盟县山地雨养条件下,百亩连片种植平均亩产达410.94千克,比当地种植品种亩增产170公斤,增收400余元,助农增收效益显著。
“云麦114”:2022年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高产攻关田机收测产平均亩产达776.40公斤,刷新了我国西南麦区小麦单产纪录;2024年该品种在云南石林、师宗、巧家、弥渡等地的百亩以上示范种植中,产量分别为484.4、333.3、千克/亩,均较当地小麦平均单产增产30%以上。
(云麦114在丽江种植的田间表现。丁明亮/摄)
同时,“云麦114”2025年在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旱地早播百亩示范种植中,平均亩产349.52千克,相比2024年当地小麦平均单产206.9千克/亩,亩增产142.62千克,增68.93%,亩增收356.55元,同时有效解决了与后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茬口矛盾,为云南粮经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云麦114在石林旱地种植表现。丁明亮/摄)
以上来自生产应用的数据充分显示“云麦112”和“云麦114”在云南小麦单产提升、粮经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云麦112”和“云麦114”在大面积生产示范应用中表现突出,得到企业和市场认可,其品种使用权分别于2022年和2024年转让给云南金色大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云南小麦品种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示范推广:新进展、新举措、新亮点
为使云麦系列优良小麦品种发挥品种优势应用于生产,助力云南小麦单产提升行动、粮经协同种植模式,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品种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省植保植检总站等省级农业部门及州(市)、县、乡镇的农技推广部门,开展连片集中种植示范,集成推广“良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有机融合的小麦高产种植模式,加速云麦系列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良种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中科技支撑作用。
(云麦112在易门种植的田间表现。李绍祥/摄)
“云麦112”在云南省曲靖、昆明、昭通、保山、普洱、文山、临沧和玉溪等地广泛应用,2021至2025年已累计种植100万亩以上,是目前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其中2023-2024年示范推广33.5万亩,平均亩增产47.45千克,增加产量1589.6万千克,4万元,同时节省农药成本71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云麦114”在云南省曲靖、昆明、昭通、丽江、大理、普洱和玉溪等地广泛应用,其中2023-2024年累计示范推广14.51万亩,平均亩增产73.1千克,增加产量1060.7吨,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云麦112”“云麦114”的示范推广提高了当地小麦种植的产量,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云麦112”入选2024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和2025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发布的十大品种名单,“云麦114”入选2025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
展望未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将继续加强与种子企业和各级推广部门合作,进一步扩大云麦112、云麦114的推广应用力度,并逐步开展云麦115、云麦117等新品种的示范展示,进一步扩大云麦系列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使云麦系列小麦品种的增产增收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云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供稿)来源 :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