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帆起航 陕西陇县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从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到实景剧在草原上演,山区县陇州故地正以破茧成蝶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7月24日,在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陇县专场上,一组数据引发关注: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4%,1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6%——两项重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陇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维芳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在百亿规模,年均增长4.25%;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亿元,较2020年增长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922元和17998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5%和38%。

五区建设:山区县的战略突围

“陇县以‘乡村振兴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现代产业新兴区、创新开放引领区、宜居宜业幸福区’五区建设为蓝图,探索出一条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陇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维芳在发布会上表示。

曾经的传统农业县,如今已形成生态乳都、全域旅游、特色农业、煤炭和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经济结构深刻变革的背后,是陇县对发展路径的战略性重塑。

在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中,陇县森林覆盖率达60%,空气优良天数连续五年超300天,千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这块土地先后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家级生态名片。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整合涉农资金8.36亿元,实施项目706个,干净整洁村覆盖率已达100%。2023年,陇县成功跻身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五区既是空间布局,更是功能定位。”李维芳介绍,“通过协同推进,陇县筑牢了高质量发展根基”。

产业跃升:从单极支撑到多元驱动

在陇县天成镇范家营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文静租下的集体羊场里,奶山羊日均单产从不足1公斤提升到2.3公斤。这一变化折射出陇县首位产业的科技转型。

“世界羊乳看陕西,陕西羊乳看陇县”——如今已是行业共识。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奶山羊现代农业产业园,陇县建成万只羊场7个、规模羊场216个,奶山羊存栏57.3万只,规模化养殖率达60%。

以和氏乳业、飞鹤陕西乳品为龙头,陇县构建起从饲草种植到乳制品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发展链上企业347户,带动就业2.4万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元。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总投资91.21亿元的18个风电、光伏项目中,9个已并网发电。全部投用后总装机容量将达1.6吉瓦,年发电量28亿度。这个山区县正朝着“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发展愿景加速迈进。

文旅产业则展现出“热”力全开的态势。随着升级版实景剧《大秦关山》每晚在关山草原上演,陇县的夏日夜经济被点燃。 “我们以关山草原5A级景区创建为引领,实施智慧景区等23个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陇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强在发布会上介绍。如今,关山草原已入选“陕西最美生态空间”,全县建成4A景区2个、3A景区5个,形成“一心一环两线五大片区”全域旅游格局。

“十四五”期间,陇县年均接待游客约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0亿元。今年5月23日,在西安举行的2025宝鸡全域旅游暨陇县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陇县签约多个文旅项目,总投资额达8.43亿元。

项目攻坚: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在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怡航智造家居有限责任公司的4.0工业生产线高速运转。“两个月产能相当于过去一年。”公司总经理杨三军感慨,搬迁入园后企业迎来新生。

“十四五”期间,陇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78个,完成投资435.1亿元,521个项目竣工投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一套成熟的推进机制:“四个一批”动态管理机制(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实现项目全周期闭环管理,对重点项目实行“周调度、月观摩、季评比、半年考核”,

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深化“一把手”跟项目走流程。

招商引资成效同样显著。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0个(含10亿元以上5个),到位资金208.34亿元,连续4年获全市招商引资大项目奖。

“我们建立常态化考核、精细化管理、难题高效化解三项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陇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通过优化用地规划布局、创新园区租赁供应等模式,保障了15个项目178.5亩用地需求;落实各类中省资金16.6亿元。

民生为本: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陇县在发展中始终聚焦民生福祉。走进县城,新建的4.6万平方米停车场、5个口袋公园点缀其间,智慧停车系统覆盖全城。曾经困扰居民的滨河市场内涝问题,随着主干道管道更新彻底解决。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垃圾收运处理率达95%,3个村入选全省“千万工程”示范村。在民生领域,教育医疗持续进步,高考、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建成县康复理疗中心等设施,5家基层卫生院获评“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单位。

为给基层松绑减负,陇县出台整治形式主义30条措施。全县考核指标从49项1282个减少至23项99个;今年上半年会议、文件同比分别减少7.5%和5%。

“今年有12名在基层一线实干苦干的干部被提拔到关键岗位,有效激发了全县干部队伍内生动力。”陇县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才引领:智力引擎驱动创新

“来陇县工作的高端人才,每人有10万元安家费,每月还有500元住房补贴。”陇县畜产局工作人员姚文波介绍。该县出台《关于创新高层次人才招引助力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探索“县招企用”引才模式。

生物工程硕士孟媛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作为和氏乳业集团研发中心的技术专员,她参与攻关的某款配方食品即将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今年,陇县奶山羊产业对育种、疫苗研发等7个技术难题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吸引高校科研力量参与攻关。

在职业教育领域,陇县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师资、人才、科研”三互融机制,培育“奶山羊卫士”“苹果管家”等特色劳务品牌。这些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陇县畜产局的人才新政已吸引数十名高端人才扎根,其中包括7名硕士和2名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文静的科学养殖模式正在全县14个低效羊场推广,使羊奶产量同比提升30%。

面向2030年,这座陕甘边界的山区县,正在用“五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在黄土高原上镌刻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印记。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