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从全市畜牧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大力推广10大“两型畜牧业”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据悉,按照“两型畜牧业”建设要求,市畜牧兽医局将全市区域科学规划为畜禽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中环线以内的区域为畜禽禁止养殖区,禁止养殖区内不准新建畜禽养殖场,对原有的养殖场一律限期搬迁或关闭。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区域为畜禽限制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内不再新建畜禽养殖场,对原有养殖场逐步实施外迁。外环线以外为适度养殖区,根据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适度发展畜禽养殖。
目前,全市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蛋鸡(畜禽)-沼气-养鱼”、“蛋鸡(畜禽)-沼气-林果”、“养猪(畜禽)-沼气-种粮”等10大“两型畜牧业”养殖模式。市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畜禽养殖小区已达34个,该局从2008年起上每年新建10-15个畜禽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治污工程,力争到2012年全市所以畜禽养殖小区都建有污染物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配套工程。
据相关人士介绍,今后几年,除对新建的畜禽养殖小区必须按照“两型畜牧业”建设模式建设,采用生物床、垫料吸附、沼气配套等治污模式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全部达到污染零排放标准外,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小区也将按照“两型畜牧业”建设模式分批开展污染治理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全市规模养殖场所污染达标排放,以达到“两型”社会建设要求。
信息来源:武汉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