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援青实现“五个突破”和“五个提升”

 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记者 郜晋亮)自2014年8月农业农村部在青海西宁召开农业援青对接活动,搭建省市和企业支援合作平台以来,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市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农业部关于加快青海省藏区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农业援青省市合作备忘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助推了青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援青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政策扶持实现新突破,将农业援青提升到援藏、援疆同等水平;二是资金投入实现新突破,在国家资金紧缩情况下,2018年中央财政投资52.28亿元,7亿元;三是帮助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支持大通、互助、海晏、门源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认定都兰枸杞、泽库牦牛两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刚察县绿色发展先行区;四是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梅陇”“拉格日”等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成果应用推向全国草原牧区;五是科技人才支持实现新突破,农业援青活动以来,选派“博士服务团”专家3名,双向挂职培训干部20余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2500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4万人。 

据介绍,省市区合作交流实现了“五个提升”,一是交流合作成效有新提升,加快推进“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转变,多层次、多形式合作交流新局面逐步形成;二是援助方式创新有新提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积极设立窗口,积极借助津洽会、浙洽会、农博会、西博会等支援方展会平台,推动了青海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去;三是援青项目有新提升,2014年以来,有8大类81个项目,投入资金9.3亿元,约占援青资金总量的20%;四是合作交流拓展上有新提升,德阳、彭州设施蔬菜“飞地”,每年可向青海市场供应新鲜蔬菜2万吨,有效缓解了冬春蔬菜供需矛盾。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与甘肃、西藏等农口部门和高等院校交流合作,着力推进牦牛青稞等产业振兴。五是科技人才交流上有新提升,各对口支援省市通过干部挂职、技术服务、人次培训等方式,为青海农牧业发展注入先进要素,进一步优化了青海藏区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结构。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5年的农业援青,青海省农业发展向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转变,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特色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脱贫攻坚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