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农业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守住绿水青山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涪陵区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立足丘陵及山区特色资源、生态优势,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走出极具涪陵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优化调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一是建立“2+X”特色高效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立足榨菜、中药材两大区域优势特色高效产业,依托并发挥榨菜集团、太极集团两大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打造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产业链,全区榨菜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稳定榨菜产业基地72.5万亩,建成中药材基地7万亩、较2016年增加4.4万亩;建设长江绿色屏障经果林20万亩柑橘基地,全力打造以涪陵为中心的龙眼荔枝种植区为全市重要特色水果基地;划定全区生态畜牧养殖“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提升蚕桑、茶叶、生态渔业、笋用竹、足全国优势特色产业榨菜产业,涪陵区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创建2018年2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目前产业园共推进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改革创新等三大类10个子项目,计划财政总投资17886万元、功创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市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累计建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14个(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3个)、精品景区20个、精品线路24条。
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着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品牌引领,推动质量兴农战略实施,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积极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重庆名牌农产品”17个; “地理标志商标”12个,“国家驰名商标”7个,“重庆著名商标”29个; “中华老字号”1个,“重庆老字号”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三品一标”200个。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扎实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减量增效行动,全区限制使用农药全面退出,2018年全区累计完成各类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91.3万亩,覆盖率达92%以上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8.6%比2016年提高3.8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农药有效利用率达到39%比2016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化肥、农药年减少使用量0.5%、2.5%。
二是加大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广力度,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40余个,因地制宜出台了回收补贴、用地安排、以旧换新等激励政策,全区废旧农膜回收率达6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三是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累计关停禁养区规模养殖场(20头生猪当量)604家、整治率100%,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8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
落实榨菜产业污染治理,着力推动榨菜产业绿色发展
一是加大青菜头绿色种植技术推广,申报涪陵区全国绿色食品(青菜头)原料种植基地建设。二是强化监管榨菜原料加工环节废水治理,016年以前我区重点就榨菜企业生产废水的化学需氧量达标排放的问题进行解决,榨菜企业废水治理率达100%,加工户腌制废水基本实现治理排放。四是开发利用榨菜生产附产物,鼓励榨菜(酱油)生产企业、榨菜加工户充分利用高浓度腌制盐水(卤汁)熬制生产榨菜酱油。11月18日,以榨菜为主导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涪陵国家农业科技园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其核心区涉及涪陵区江北街道韩家村等5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74万亩,耕地面积1.24万亩;示范区涉及16个行政村,幅员面积7.64万亩,耕地面积4.01万亩;辐射区覆盖涪陵及周边区县榨菜产业基地,面积超过200万亩;目前其核心区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2.5、46.5、20.8亿元。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组织培养、是加快农机化建设。开展以“小并大、坡改缓、乱改顺、路相连、沟相通”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成区、乡、村农村信息化三级示范网站26个、村级示范网页125个,建设“涪陵e生活”村级电商服务站点392个、邮政网点318个。目前,我区获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涪陵青菜头获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涪陵榨菜获评“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147.3亿元,涪陵青菜头价值24.38亿元。(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