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华:退伍兵在苏卖蔬菜

摘自《苏州日报》   记者:陈秀雅

王中华老家在射阳,虽然交通越来越方便,但他已经连续十多年没回家住过了。不是不想回家,实在是太忙。 

 46岁的王中华在苏州做蔬菜生意,在南环桥批发市场有4个固定摊位,生意忙时还增加临时摊位。老王真正了解苏州,进入苏州的生活圈,就是从菜市场内开始的。 

 1988年,王中华从部队转业。有一次,苏州的战友邀请他前来小住。苏州是老王从小就十分向往的城市,那吴侬软语,那小桥流水,就在眼前了,王中华突然萌发了在这个城市创业的念头,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在老家种地的命运。在战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份临时工,在仓库当管理员,工作很单纯,收入正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 

 第二年,王中华把老家的妻儿接到了苏州。妻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老王索性辞掉了临时工,做起了小本买卖,在人民桥附近开了个水果店。卖水果有个季节性,生意清淡的时候,老王就到处转悠,看哪里有赚钱的门路。有一次,老王把水果搬到菜市场卖,看到别人蔬菜摊前顾客川流不息,他又开始转念:做蔬菜生意本钱小,周转快。而且老家有一个蔬菜基地,货源应当不成问题。观察了几次,他决定改行。 

 1990年前后,王中华从一个马路小商贩开始向蔬菜批发商转变。刚开始,王中华在南门市场拥有了一个固定摊位后,就和妻子分工经营,他跑外地进货,妻子负责卖。当时,反季节蔬菜刚刚走上市民餐桌,几乎所有的反季节菜都从南方运往杭州,从杭州再中转到邻近各个城市。为了保鲜,进货要抢时间。王中华三天两头跑长途,每次从杭州运了一卡车蔬菜回到苏州,凌晨再批发给小贩,王中华常常披星戴月地赶路,有时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做蔬菜生意的人,生活规律和普通人正好颠倒过来,大部分时间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工作。春节前后,正是王中华最忙碌的时候,一天都歇不下来,老王自从到了苏州,几乎就没回过家过年。70多岁的父母实在想念儿子,就到苏州来住一阵,可老年人在农村呆惯了,过几天就闹着回去。对老人,王中华总是心怀歉疚,平时自己照顾不到,都是老家的两个妹妹在为他尽着小辈的责任。 

 从当初的十来个品种,到如今经营着几十个品种,王中华的蔬菜生意越做越大,他说这正是苏州城市的发展为他的生活带来的实惠。如今,他聘请了8个固定营销人员,20多个临时工人,高峰时他每天都要运销近100吨左右的蔬菜。2000年,王中华在碧波二村买了一套二手房,在苏州有了自己的家。他的儿子考上了苏州本地的大学,而且会讲一口苏州话。王中华觉得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觉地被苏州改变了。 

  • 农业合作社

亨通瓜果流通合作社

介绍: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以全面上市,如需采购者,请联系!!!~~~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生

湖南省临湘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介绍:健食用油:高芝麻素保健香麻油、富硒芝麻油、富硒双低香菜油、零芥酸菜籽油、原生态八

武陟银江菇品专业合作社

介绍:白灵菇,菌类中的美味,菇质匀称厚实,美观营养,素有“素鲍鱼”的美誉,更有食疗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