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初春的暖阳,威宁自治县哈喇河镇大黄梨基地里务工群众忙了起来,精细管护为秋天丰收做足准备。
在距离哈喇河镇47公里的五里岗工业园区,梨膏生产厂仓库内,成品梨膏整齐堆放,工人搬运、发货,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
从以前单家独户种植,到规模化发展、深加工,再到发展农旅观光,威宁大黄梨重塑品牌,小小“土特产”焕发勃勃生机,实现提级跨越,闯出春赏花、秋采果、深加工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
示范带动规模化发展
在哈喇河镇马店村600亩大黄梨种植示范园,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蔚为壮观。
“8年的努力,我们的大黄梨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威宁大黄梨又‘回来’了。”站在山顶上,指着满园梨树,哈喇河大黄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召万高兴地说。
威宁大黄梨因产于威宁而得名,距今已有280多年的栽培历史,曾被称为“昭通梨”,1958年,经专家、教授考察,在《中国果树栽培学》一书中,命名为“威宁黄梨”。以其味道香甜、色泽深黄、皮薄多汁而得名,是我国砂梨系统中鲜食与加工兼用的著名品种,成为中国八大名梨之一。
然而,由于当地农户零散种植、技术欠缺等原因,大黄梨渐渐淡出市场。2015年,哈喇河大黄梨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600余亩土地,打造威宁大黄梨核心种植示范园。
万事开头难。没有技术,马召万聘请省农科院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威宁自治县也派来技术人员,在病虫害防治上下功夫,推动土肥水管理、树冠更新修剪等,一年时间,通过不断学习总结,逐渐形成一套大黄梨种植、管理技术,有效提升了威宁大黄梨的品质。
2017年,威宁大黄梨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加坚定马召万壮大产业的信心。
“从2019年梨园挂果到逐步丰产,效益越来越好。”马召万说,重塑大黄梨品牌,需共同发展,哈喇河镇规划大黄梨种植产业带,以基地示范引领,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全力做大大黄梨规模。
2023年,600亩大黄梨产量达20万公斤,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畅销云南、四川等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寨村民种植2万余亩。
梨膏加工畅销市场
“只搞种植,没有加工,收益不高。要开展深加工,推动大黄梨从卖鲜果向食品生产转型,发展才有奔头。”马召万说,他们把品质佳、卖相好的大黄梨作为鲜果销售,其余的运到加工厂生产梨膏,提升附加值。
2015年打造梨园时,合作社在威宁五里岗工业园区同步建设梨膏生产厂,走上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路子。
“我们生产的黄梨膏,采取中医古法制作,产品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马召万说,一瓶梨膏重量210克,批发价30元,是卖鲜果的几倍。
经过几年运营,该合作社采取“互联网+”销售模式,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产品销往贵阳、云南、四川、广东等地。
在哈喇河大黄梨专业合作社梨膏生产厂,库存梨膏量已不多。“2023年鲜果销售2万公斤左右,其余18万公斤大黄梨全部生产成梨膏,仅梨膏的产值就达400多万元,春节前订单量大,销了不少。”马召万说。
农旅融合做好文章
随着600亩大黄梨种植示范园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前来赏花、采摘体验的游客逐渐增多。
“大黄梨口感好、脆甜,以前许多人都是打电话订购,2023年不少游客都来基地自己采摘,享受丰收的喜悦。”马召万说。
采摘游客数量的增加,也让基地因势而为,在“融”字上做文章,规划打造农旅观光基地,筹备建设山庄、民宿、餐饮等,完善旅游业态,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体系,使农业与旅游、加工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升级。
围绕农旅发力,哈喇河大黄梨专业合作社已制定农旅发展规划,以梨园为依托,沿山体选址建设民宿、山庄,完善旅游配套,满足游客吃、住、行等需求。现在,旅游配套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
“设施完善后,将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的旅游格局。”马召万说。(记者 杨小友)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