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战略定位放大农业优势鄂米俏走珠三角

清晨,15台东风大卡载着300多吨“福娃”大米,从“全国水稻第一县”监利县新沟镇起程,搭长江白螺汽渡直奔岳阳,再转火车南下广州三眼桥粮食货场。 
  同样的情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活跃的粮食干线,日益承载起我省900万稻农增收的希望。 
  在与赣、湘等省争夺广东市场的竞争中,湖北大米起步不利:缺乏政府间强有力的产销合作,路途远成本高。近年来,通过稳步提升品质,走品牌路线,湖北大米开始占了上风。 
  如何立足中部崛起战略定位,做大做强湖北稻米产业?4月中下旬,省农业厅调研组南下作了一番考察。 
  走进广州最大的大米批零市场海珠粮油城,发现这里像在举行湖北大米博览会:监利福娃、仙桃香米、京山桥米王、洪湖浪……近百个品牌琳琅满目。 
  类似“博览会”,也出现在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深圳。整个珠三角米市,处处可闻浓浓荆楚乡音。多个米市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说,湖北大米已成为销售主体。 
  面对大好局面,福娃集团广州办事处经理邓生龙却难忘12年前的一幕。 
  那时,湖北大米多为高产低质品种,次,邓前往珠海推销大米,看到有人竟打出牌子:“好消息,今天不卖湖北米。” 
  近年,我省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把发展优质高产品种作为水稻生产的主旋律,在25个优质稻产业开发重点县市建立起1500万亩优质稻大板块。 
  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以国宝桥米、福娃集团等为首的大米加工企业群迅速形成。诸多企业共同深耕珠三角市场,湖北大米口碑在沿海日渐深入人心。全省每年富余250万吨以上的大米,大部分被广东等沿海省份抢购。 
  海珠市场资深经营户黄育智对湖北米赞不绝口:“湖北人会做生意,舍得投入,包装靓,技术强,米质一年比一年好。” 
  尽管湖北米在广东走俏,但华南粮食交易中心总经理陈少伟仍善意提醒:“湖北米以中档大路货居多,高档米开发不够。交易主要靠传统手段,对电子竞价等节约成本、规避风险的现代方式还不熟悉甚至排斥,制约了今后的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
  • 农业合作社

万家养殖总公司

介绍:供应利木赞牛、西门塔尔肉牛、鲁西黄肉牛、西门塔尔肉牛犊、夏洛莱肉牛、杂交肉牛、改

广州一鸣珍禽苗种销售服务社

介绍:广州一鸣珍禽苗种销售服务社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郊钟落潭镇,距广州市区仅30公里,离

新疆呼图壁县惠农农产品保鲜合作社

介绍:新疆呼图壁县惠农农产品保鲜合作社保鲜储藏阿克苏红富士苹果,香梨3000吨,现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