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县瞄准“有机农业第一县”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在沁县康公村中心的一块空地上,几个村民正干着农活儿,他们偶尔会拉拉家常,话题大多围绕承包土地的流转。沁县县政府外出招商时,喊出了“百万亩私家菜园招商”的口号,如果100万亩耕地对外流转,他们正在耕种的土地也将包括在内。“百万亩私家菜园面向全国招商”、“沁县将打造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尽管距离国内第一的目标差距明显,但至少招商的目的是达到了:连日来,赴当地考察的国内外企业不在少数。 

 A 乡间老农李春和 

 68岁的李春和正晾晒着刚刚收来的黄豆,如今他独自耕种着8亩承包地。李春和老人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他是靠着地里的收成支撑起了这个家,带大了儿子,并给他成了家。如今,孙子都已经上高中了,他还没有完全从土地上脱身。 

 因为家里人数的增多,如今,李春和家里的耕地数已经是他年轻时的几倍——— “18亩承包地,5.4亩沙滩地”。沁县人均耕地3.6亩,这还没算另外开垦的沙滩地,李春和报家里的耕地数时,掷地有声,甚至有些得意。 

 老人告诉我们,2008年之前,家里所有的耕地都是一家人亲自在打理,那时候儿子、儿媳还没有出去打工,是家里主要的两个劳力。农闲的时候,他们会出去打打短工。 

 2008年,第一个企业进驻康公村,老人把家里的4亩地租了出去,租金为550元/亩·年,合同一下子签了3年。此后的3年间,又有两家公司进驻村子,老人又租出去6亩耕地、5.4亩沙滩地,耕地的租金仍然为550元/亩·年,沙滩地则因品质较低,租金为300元/亩·年。 

 如此一算,李春和老人共把15.4亩土地外租,一年的土地租金为7120元。老人说,8亩地他一个人就可以打理,儿子、儿媳也因此可以长年打工挣钱。 

 沁县在外招商的消息传到李春和的耳中时,老人就开始盘算,想把自己剩余的8亩地也外转出去。尽管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但老人的思想并不守旧,他非常支持把耕地流转出去。 

 “农民也在算一笔经济账,租出去划算大家肯定都乐意。”老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之前,家里23.4亩地的年纯收益约为10500元,儿子、儿媳农闲时打工的收入约为18000元,家里总的收入为28500元。如今,15.4亩地的租金7120元,8亩地的年纯收益4000元,自己打工的收入4000元,儿子的打工收入18000元,儿媳的打工收入20000元,一家总的收入为53120元。 

 老人说,村里近200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土地租给入村的企业,一部分年轻人放心地在外打工,留守的村民则大多在承包土地的老板那里找一些活儿营生。老人的儿子便长年在一个老板的企业里上班,老人每年也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在企业里打打短工。 

 B 企业老板马金成 

 马金成是山西康禾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春和老人口中的大老板,他便是其中之一。马金成是第一个租用康公村耕地的商人,截至目前,他在松树乡从村民手中租种了1000亩土地,康公村有300亩地,李春和老人的4亩地就租给他了。 

 转行农业之前,马金成一直从事酒店行业。2008年,他在沁县松树乡康公村一次性租种了300亩土地,从台湾引进优质桑苗,决定发展桑葚产业,当时每亩地的租金为550元,他一次性付清了村民3年的租金。 

 康禾公司生产的康禾木酒、桑葚属于已经获得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其生产基地位于沁县政府规划出的有机种植区。 

 在马金成的厂里,有一支50人左右的工程队,他们全部是康公村的留守村民,工钱一般60元/人·天,有时也因工程的大小另行结算。每年桑葚采摘的季节,他还要从村里雇用约200个农民,他们大多是村里的老人或者留守妇女,工钱50元/人·天。 

 马金成说,等他的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时,预计需要200个工人,算上采摘农忙时的零时雇工200人,村民一般都可以在他的厂子里找到活儿干。 

 “按60元/人·天计算,村民一个月的工资约为1800元,很多村民在外打工都挣不到这个数字。”马金成说,在他企业打工的村民大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他们不仅能顾家,还能另外增加一份收入。 

 3年来,马金成每年年底都会给康公村的每户居民分发一袋白面、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给村委会3万元的现金作为村里的日常开支。 

 入村之前,他一次性与村民签了3年的合同,今年是租种合同的最后一年,和村民续签合同是他今年的一个重要工作。马金成常说他是在沁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后来又有两个老板在康公村租种了土地,分别种植药材和蔬菜。 

 政府对外招商的消息,马金成很早就听闻了,他准备再租一块更大的耕地。马金成说,2008年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花费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今年续签合同他预计只需要1至3天。 

 C 松树乡书记李佩璋 

 9月份至今,松树乡的村民就很难在乡政府办公室找到书记李佩璋,起先他带着几个乡干部扎在各村丈量土地,现在,他经常要陪着有意向的企业家在村里考察。 

 在沁县,松树乡土地流转的步伐迈得相对早一些,大致开始于2008年。此次县政府对外招商的通告发出后,松树乡被树立成一个样板,其他兄弟乡镇的领导经常来这里学习,来松树乡承包土地的企业也要多于其他乡镇。 


 在通往松树乡的乡间小路上,经常能看见树立于耕地边的大标志牌,“××公司蔬菜基地”、“××公司药材种植基地”、“××公司育林基地”……李佩璋说,这些耕地都是已经流转出去的土地。 

 农民外包土地获得的好处,李佩璋认为是很明显的,以康公村为例,全村近4000亩耕地,有超过2000亩的土地流转至3个企业老板手中,租金500元/亩·年~600元/亩·年。 

 “旱涝保收,农民辛苦劳作一年,平均每亩地的纯收入也超不过500元,现在,从土地中抽身的村民有时间外出打工,也可以在驻村的3个企业里谋生。”李佩璋说,康公村900个村民中,有400多人长期在外打工,有大约300人可以在驻村的企业里谋得营生,收入水平明显提升。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土地流转前的3000元左右,升至现在将近5000元。 

 康公村是松树乡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土地流转共给松树乡引入了9个大型企业,与县里的示范园加在一起,松树乡的土地流转率将近50%。 

 今年,县政府打出农田招商的旗号后,李佩璋就开始通知各村村长丈量土地,他希望能借助此次政府的宣传,引入更多的企业,让农民从土地中抽身出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实惠。 

 D 新闻中心主任石波 

 自沁县在长治市召开第一场招商发布会至今,沁县的几个主要领导就在忙着联系各地的发布会,接待到沁县考察的企业。 

 每逢有记者、企业赴沁县考察,沁县新闻中心主任石波都会亲自接待。这段时间以来,来访的人们总会问他同一个问题——— 沁县为什么敢喊出有机农业第一县的口号,优势在哪里?为了回答人们的疑问,石波专门查阅了有关沁县的所有记载资料。 

 “沁县拥有最好的农业条件,北纬36度~37度,海拔1000米左右,耕地红壤土、草甸土、褐土相间,是公认的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带。”每次石波都会这样开头。 

 “和其他地方相比,沁县的有机转化率更高。”石波说,日前,沁县10万亩耕地已经被确认为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域,玉米、高粱、豆类等14个农作物品种被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沁县发展有机农业的想法始于2009年12月,该县县委书记田志明在山西省委党校学习时,结合沁县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想法。而后的两年,沁县的几位领导先后赴广东、山东、东北等地考察,并在全县进行大调查,最终把 “发展有机农业”写入沁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 

 由于没有煤等矿产型资源,长久以来,沁县一直致力于在农业方面大做文章。但由于沁县对于“三农”都是输血式的扶助,农民手中的生产资料,往往只能产出很小的效益。鉴于此,很多村民开始外出谋生,据石波估算,沁县18万人口中,有超过6万人在外地打工。 

 石波说,在粗放式经营的情况下,耕地无法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人口逐渐外流,人少地多的矛盾也日益显现。以杨安乡河家沟村为例,整个村子现在只剩3户人家9口人,总耕地数却达到600亩,留守的老人只能挑一些等级好的耕地种植,绝大多数耕地被撂荒。在沁县,类似于河家沟的自然村不在少数,有些自然村甚至已经消失。上世纪90年代,杨安乡共有70多个自然村,现在只剩下47个。 

 如何才能使耕地物尽其用,沁县县委书记田志明在沁县县委机关报中曾明确指出,为什么要请有钱人进来?一方面是珍贵的水土资源,一方面是巨大的社会需求,把这些联系起来看,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沁县农业产业需要外来资金投入,农村问题需要城乡联动解决,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为了确保土地的用途,沁县县政府在此次招商时,明确指出不能更改土地的用途。石波说,“不改变农业用途是前提,发展有机农业是方向,在此基础上,政府会提供很多的便利。” 

 石波说,如今沁县全体上下正在摸索前行,从老百姓所表现出的土地流转热情,及国内外企业的反响看,沁县发展有机农业的步子是走对了,尽管距离“国内第一”还有差距,但最起码已经在路上了。商报记者 韩晓俊 漫画/赵长安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