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放心豆制品

记者在市区多个农贸市场走访发现,正规生产的豆制品所占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数豆制品无生产地址无包装―――  豆制品作为一种健康食品,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那么作为菜篮子放心工程中占有很大比例的豆制品,市场质量状况怎么样呢?昨天,记者在市区多个农贸市场进行随访,发现正规产品在摊点上所占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大多豆制品都是无商标无包装无生产地址,让人不禁心生疑惑:这些商品是哪里生产的呢?卫生如何?然而让人惊讶的是,正规产品的销售量还不敌这些三无产品。

  记者采访相关部门获悉,近日“365食品安全行”在对豆制品抽查中,发现其合格率较低。而日前卫生、工商等部门也对豆制品市场进行了大检查,对地下豆制品作坊也依法给予取缔。然而,这些非法豆制品加工厂“反侦察”本事较大,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罚了款,没收了器具,明天再租一个更隐蔽的地方,接着干。  工商部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加工豆制品的投资规模可大可小,如果不考虑卫生质量,要不了几百元就可开工;如要确保质量安全,那得数百万。曾经参加过多次豆制品市场检查的执法人员说,一些地下加工厂,它的投资也许只要二三百元,90多元从旧货市场买一个磨浆机,100多元从农民那儿租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水是免费的井水,成本非常低。如臭豆腐的制作,对于正规企业来说,光是臭炉的准备就要一年,因为规范的卤汁是用老笋头、盐、花椒、苋菜等全封闭浸泡发酵而成,其设备的占地面积至少要200平方米。而一般地下作坊的臭豆腐制作都是加染色剂、臭水,有的甚至是粪便水再加一点墨汁,这样既臭又香且带点黑斑的臭豆腐就制成了。由于臭豆腐制作工艺烦琐,利润又低,许多大企业都不愿经营,而地下作坊生产的臭豆腐当然便宜了。 

 但规范化豆制品企业的投入则很大。一百放心早餐的供应商之一、我市最大的豆制品生产基地―――苏州舒心食品有限公司,它的一套全封闭全自动的不锈钢生产线,共投入了100多万元。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600平方米的场地宽敞整洁,从原料到成品包装都是封闭式机械作业,员工进入都要消毒并穿着工作服。公司总经理顾克庆说,该种设备最大的优点是减少污染源和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据了解,大豆在磨浆之前,它要经历该自动化设备的四次清洗;此外,公司还专门聘请了医学博士和食品研发专家。当然,产品的价格也要比手工产品高一些,但在上海、镇江等地还是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如此高规格的产品在苏州市场却没有明显优势,原因是什么呢?据了解,苏州目前有豆制品企业及小作坊200多家,其中日生产投料1500公斤左右的企业10户,其余的都是小作坊,其中“三证”全无的地下作坊占到了40%,低廉的成本当然决定了低廉的市场价,这种竞争环境对于正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即使执法部门开展再多的市场检查,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上海的一些做法也许我们能够借鉴,上海市去年发布《上海市豆制品卫生管理办法》,要求豆制品生产加工车间总面积2002年要达到不得少于100平方米,2003年不得少于300平方米,2004年达到500平方米。并要求所有豆制品生产企业,在销售其产品时,必须使用“上海市豆制品送货单”,并做到单随货同行,货单相符,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国新宇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