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襄阳政府网消息】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襄阳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襄阳,湖北省唯一的百亿斤粮食产能大市,整市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襄阳市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乡村振兴实现精彩开局,粮食产能保持基本稳定,特色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乡村振兴精彩开局 

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使襄阳广阔的农村大地呈现出了一幅农业强、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2018年,襄阳市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合力,乡村振兴实现精彩开局。 

实施“六大工程”,形成“2+7+2”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市重点实施的涉农“六大工程”:产业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基础建设工程、民生建设工程、改革创新工程、乡村治理工程,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2018年,《襄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纲要(2018—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制定了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民生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三乡工程”等七项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了“百村示范、千村推进”三年行动标准体系,乡村振兴襄阳实施全面落实落细。 

同时,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清沟渠、保常态”要求,大搞农村清表作业,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彻底扭转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色产业架构形成 

襄阳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国家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特色高效产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襄阳市在持续推动粮油产业和现代畜牧业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稻虾共作”、襄茶扩能提质、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襄阳牛肉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七大产业,形成了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发展架构,有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稻虾共作”高效种养。如今,“稻虾共作”模式在全市各地已经纷纷兴起,这一发展态势是基于2018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并被市政府列为当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襄阳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稻虾共作”养殖基地、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标准体系、互联网+销售体系“六大建设”工程。目前,全市“稻虾共作”基地已从星星点点猛增到12万亩,见效地块亩均收入6000元,将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建设“稻虾共作”基地30万亩,打造鄂西北小龙虾产业大市。 

襄茶产业扩能提质。襄阳出好茶,近几年,全市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把襄茶产业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编制出台了《襄阳市现代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推进襄阳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共新增茶园面积2万亩,改造有机茶园近5万亩,新增茶业龙头企业5家。全市茶园总面积37.13万亩,茶叶产量15120吨,总产值达21亿元。茶园基地、龙头企业、标准、品牌、服务、茶旅融合“六大体系”不断完善,今后还将用3至5年的时间,新建茶园15万亩,改造低产茶园20万亩,使茶叶面积达到5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使襄茶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2014年,襄阳市就把“中国有机谷”建设作为市级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重点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有机标准建设、三产融合和有机谷+互联网“五大工程”,打响了“生态襄阳,有机厨房”品牌。目前,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已达371个,其中有机产品166个,地理标志商标43件,有机产业基地规模达到万亩。到2020年,“中国有机谷”将以有机为灵魂,以绿色为主导,在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县和老河口市发展有机、绿色基地面积100万亩,倾力把“中国有机谷”打造成生态之谷、产业之谷、创新之谷、幸福之谷。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襄阳市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抓手,重点实施龙头培育、基地建设、标准建设、协会建设、宣传推介“五大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量、产能、品牌、科技、法人代表治理能力“五大提升行动”,支持襄阳牛肉面、襄阳高香茶等10个特色品牌擦亮打响,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市已培育涉农驰名商标31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达到583家。 

休闲农业势头强劲。为促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襄阳市积极推广乡土文化型、生态资源型、特色产业型、城郊休闲型、绿色串珠型等五种模式,打造了尧治河、格栏坪、堰河、姚庵、莺河等一批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培育了谷城茶旅山乡、保康荆山风情、襄城苗木花卉等一批特色品牌,推出了10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18年的“十一”黄金周,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 

农村电商热度高涨。认真抓好县、乡、村三级平台建设,加快信息进村入户,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全市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2个、乡镇服务站53个、村级1515个。2018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43.65多亿元,同比增长45%。 

擦亮“襄字号”农产品品牌 

襄阳农业的优势在产量,潜力在加工,胜出靠品牌。2018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初级加工积极向精深加工转型,农产品加工业有效推动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基础牢固,多项指标全省第一。襄阳市是全省第一畜牧生产大市,除禽出笼全省第二外,猪牛羊出栏均为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是襄阳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值占全省总量的1/7。 

目前,襄阳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大米、面粉、油料、畜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酒类、林木、茶叶十大加工集群。粮食加工、油料加工、生猪和肉鸡规模屠宰加工、蔬菜、水果、食用菌、林木生产加工能力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已拥有襄州、老河口、宜城共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枣阳、谷城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正在提速建设的南漳有机农产品加工园、保康特色产品加工园;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樊城都市农业示范园。 

在农业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方面,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传统的“稻谷打成米、小麦磨成面、菜籽榨成油”的局面正在扭转。近年来,全市1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投入37.49亿元,新上、续建、改扩建项目134个。食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涌现,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30%。 

在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上,襄阳市提出了“大基地、大园区、大龙头、大品牌”四大战略: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高标准农田,积极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全市丰富的农业资源,突出各地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行业集聚度高、功能完善、设施健全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重点打造肉食品、小麦、大米、油脂、茶叶、酒、香菇、大头菜、中药材、茶油、水果、物流贸易等特色化园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一批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上市等途径做大做强,冲刺50亿级、100亿级的龙头企业。 

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378个,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90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制造业187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8家,林产品加工27家。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为筑牢农业发展根基,襄阳市在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襄阳市不断创新推进机制,整合项目资金,统一建设标准,集中连片推进,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2018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5万亩,建设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获省政府“真抓实干”通报表扬。 

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快鄂北水资源配置、水毁修复、农田水利、节水农业、水生态文明等八大工程建设,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今年,将解决17.3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1000公里美丽农村路,推动10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推动农机化提档升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广泛推广,使全市农机化整体实力得到稳步提升。南漳、枣阳、宜城3个县(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今年,全市将持续扩大农机装备总量,推进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提升大宗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继续扩大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 

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强化。2018年,襄阳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813名,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多个,示范推广新品种20余个,推广示范稻渔综合种养等技术模式10余项,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成效显著。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激发农业农村新动能 

深入实施“三乡工程”。襄阳市通过摸清资源底细,确定产业项目,建立推介平台,推动资源下乡,开展试点示范、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等工作措施,提出用3年时间,推动5万名市民下乡,吸引5000个能人返乡,引进500个企业兴乡,实现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让能办事、肯办事、办成事的人拥有舞台,发挥带头作用,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奔小康。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持续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去年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100家,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全市农民合作社达8228家、家庭农场8245家,总量稳居全省第一。 

有续推进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采取试点先行、开展培训、会议推进、定期督办等措施,积极有序推进改革,全市完成清产核资的村2441个,占99%。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的村2449个,占99.4%。全面消除“空壳村”,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减量化增长保生态。为推进绿色发展,襄阳市创新农业减量化增长机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阳市作为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试点,认真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亩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6%,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28个。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稻虾共作”立体高效种养。加快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整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大路货、低端产品生产,增加终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供给,变过去农产品“提篮叫卖”的销售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现“线上线下”互动销售,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益。(襄阳日报)
  • 农业合作社

湖北随州咏茗生物科技合作社

介绍:随州金黄蜜枣,色黄似金,故而得名,又因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而

金利园果品专业合作社

介绍:晚秋黄梨,结果早,栽后一周岁结果;产量高,栽后四年亩产过万斤;品质好,无纤维,无

天津市光星葱蒜产销专业合作社

介绍:五叶齐大葱、章丘大葱及多种葱种

平和县红中红蜜柚专业合作社

介绍:红皮红肉蜜柚品种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