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四条路径”推动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我市通过坚持政策引领、鼓励模式创新、强化协会服务、注重宣传培训等“四条路径”,推动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已完成农业生产托管面积93.6万亩,平均每亩成本减少10%以上,产量增加15%以上,其中通过托管形式改造撂荒地、盐碱地20万亩,遴选托管服务主体185个。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县两级成立了农业生产托管领导组或领导机构,018年开展试点,2019年开始整市推进农业生产托管,2022年,石楼县、临县、汾阳市被确定为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试点。近年来,累计争取中央项目资金1.72亿元。市级财政投入资金2050万元,对试点县和达到标准的6类服务主体、级出台《吕梁市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吕梁市2022年度农业生产托管行动方案》等文件,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有效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提质增效。制定了“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县级服务主体基本条件”,规定了固定场所、农机设备、财务制度、服务质量等10个方面的标准作为基本条件,为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服务范围广、市场化运营规范的社会化服务主体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是鼓励模式创新,探索具有吕梁特点的发展途径。鼓励服务主体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化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的覆盖率和支撑作用。汾阳市贾家庄镇古浮图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全链条开展农业生产全托管服务,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长”。2019年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由30万元到65万元,再到102万元的“三连涨”,2021年经营性收入52万元。该模式被人民网论坛专题报道,并入选《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0例》。石楼县探索出了农业生产托管“321”服务模式,即旱垣地、川坝地、梯田地三类土地全覆盖,“旱作农业+托管”模式、“集体经济+托管”两项模式同发展,一站式服务有保障,通过托管户均增收1600多元,亩均增产120多斤。孝义市探索实施核桃托管模式,即“核桃产业党支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赵家沟村通过该模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5万元以上。

 三是强化协会服务,发挥行业标准化规范化作用。设立奖补资金,鼓励各县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会或行业联盟,为会员提供技术培训、业务指导、政策宣传、 担保、信用评价等服务,发挥其联系政府、服务会员、整合资源、自律规范的功能。目前汾阳市、石楼县、柳林县、兴县、临县已成立托管服务协会。汾阳市农业生产托管协会在古浮图村挂牌后,目前已有5个乡镇27个村参加了协会,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托管总面积5万余亩。石楼县、柳林县托管服务协会推广应用高性能机具和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经济实用型小型农机、高效专用农机等,提高农机耕种防收水平,积极探索在难以实现大规模集中连片的半山区和半丘陵地区的托管模式。临县、兴县托管服务协会服务范围从粮食等大宗农作物向红枣、核桃、沙棘等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

 四是注重宣传培训,营造农业生产托管的浓厚氛围。加大经验推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及时总结托管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编制《吕梁市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及资料汇编》,并按照可学习、能复制、易推广的要求,选树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样本,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户、服务主体参与农业生产托管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良好氛围。2021年市县两级共开展《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宣传推广会15次,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报道托管文章、视频50余篇。加大培训教学,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2021年在方山、临县召开全市农机化示范推广暨生产托管现场观摩会,赴长治市屯留进行现场培训学习,召开全市农业生产托管专题培训会并邀请省厅专家授课,通过现场学习和专家授课全面提升了业务骨干和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的能力水平。

 (王富贵 苏凤凤 孟一飞)来源: 吕梁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