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迈向“绿富美”

从高处俯瞰,绿油油的稻田像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大山上。走进田间,哗啦啦的山泉水随着管网不断流入,滋养着秧苗和稻下鱼儿。走进贵州织金县牛场镇后坝村,千亩示范水田内生机勃勃,惹人注目。

 “我们主要采用‘稻鱼共生’模式,打造特色生态农业。”牛场镇副镇长郭正军说,2020年开始,后坝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稻+鱼”产业,带动村民种植优质水稻,发展养鱼,实现一田多用增加效益。

 贵州织金县牛场镇后坝村发展千亩“稻鱼共生”产业。新华社记者李凡 摄

 后坝村村委会副主任龚荣举说,后坝村拥有丰富的田地资源,许多老百姓多年来靠种水稻为生。不过受当地水利设施薄弱、山地条件影响,一些地方要么是“烂田”一直放不干水,要么是“旱田”没有水,村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还有部分田地撂荒。

 近年来,随着织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广,后坝村投入900余万元用于建设生态沟渠、机耕道以及配套输配电设备等设施,为村里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坝村村干部几经外出考察,最终选择发展“稻+鱼”为主的种植养殖产业:即发展市场价格较高的红米种植,同时在田里养殖生态鲤鱼,实现生态循环种养。“鱼在田里吃了杂草和有关害虫和微生物,长得肥壮,鱼的粪便成为稻谷的肥料,实现了稻田微生物的平衡。”龚荣举介绍,现在“稻+鱼”产业一亩地里能产700斤左右的红米,能收80斤左右的生态鱼,加上冬春轮作油菜,每亩地可多增收5000元左右。同时,后坝村还利用“稻田风光”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红米、生态鱼的销售以及农家乐和特色民宿的打造。

  贵州织金县牛场镇后坝村投用绿色防控杀虫灯,以减少稻田虫害的发生。新华社记者李凡 摄

 后坝村村民宋乃明说,他家有水田4亩左右,之前种植普通水稻,一年只能挣3000元左右。“发展‘稻+鱼’养殖加上轮作油菜,每年田土里的收入在2.5万元左右。”宋乃明说。

 织金县后坝村“稻鱼共生”产业的打造,是贵州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助农增收的生动典型。“八山一水一分田”,近年来,以山地地形为主的贵州省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和农业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既留“颜值”又增“产值”。

 优化育种育苗、带动村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成为贵州打造特色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在贵阳市花溪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场村,贵州力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近300个大豆、玉米、辣椒品种在这里试验种植。“公司通过研制选育优良的粮食、果蔬品种,发展种业,每年带动农村地区种植山地特色农作物近100万亩。”该公司总经理王开猛说。

 王开猛介绍,公司从2007年成立以来,重点攻克杂交蚕豆品种的研发,并通过示范带动种植“蚕豆+水稻”“蚕豆+辣椒”等模式,帮助改善农村种植土壤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蚕豆一般用于解决冬季闲置土地的利用,蚕豆的根系能起到固氮作用,为次年种植其他农作物改善了土壤肥力,减少三分之一左右的农用化肥使用。”王开猛补充说。

 贵州力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种业创新中心。新华社记者李凡 摄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贵阳市和贵安新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优种”为核心,围绕粮油、蔬菜、食用菌等7个方面,已培育种业企业达52家,助力当地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激发乡村产业新活力。

 《贵州省“十四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贵州将继续聚焦山地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茶叶、食用菌、蔬菜、特色林业等12大特色优势产业,其中,推动贵州全省茶叶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同时,贵州将通过创新发展循环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等方式培育生态型农业,继续加强山地特色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记者李凡)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