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莓 就业增收“幸福果”

作者:宋翠茹 张晓磊 来源:青海日报
 眼下正值蓝莓成熟的季节,走进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西家嘴村蓝莓种植基地,一颗颗小巧圆润的“蓝宝石”点缀在青枝绿叶间,清新的果香扑鼻而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自我们村蓝莓产业项目落地以来,给乡亲们增收致富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大家都期待着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山指着“智慧大棚”里的蓝莓说。 

 过去,西家嘴村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存在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利用率不高,产业经营机制单一,人均收入普遍较低、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村里年轻人待不住,留不下。 

 为此,河阴镇相关部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组织各村党员干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参加培训学习,共同寻找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河阴镇搭好台,西家嘴村立足村情实际,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引进青海河阴蓝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智能大棚,并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的特色产业乡村振兴路。 

 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蓝莓的需求,西家嘴村蓝莓采用高科技手段种植,一棵棵蓝莓树栽种在黑色盆内,盆与盆之间由白色塑料管连接,通过水肥一体技术输入水及液态肥料。同时,通过建立“智慧大棚”,使用5G物联网技术,采用传感器实时获取棚内的温度、PH值等信息,对大棚环境进行调控。 

 蓝莓产业基地技术员介绍:“我们的盆里边可不是普通的土,而是有氮、磷、钾等各类营养物质精确配比的全基质,蓝莓种在里面,生长快,虫害少,这种创新的种植方式,就像是为蓝莓植株构建了一个安全无忧的成长温室,为植株提供了更为丰富且易于吸收的养分,显著提高了蓝莓的优质果率,保证了蓝莓的最佳口感。” 

 产业兴旺,村民走上致富路。目前,西家嘴村蓝莓种植面积4.27公顷,共1.5万株,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30余人,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小小蓝莓成为就业增收的“致富果”“幸福果”,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 农民经纪人

薛立俊

主营:禽蛋购销

罗洪臣

主营:饲料生产

玉田县环宇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营:中甘甘蓝-铁头包菜-北京三号白菜-秋绿60-黄心白菜-荷兰土豆-早大白马铃薯-长

殷爱林

主营:禽蛋购销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 农业合作社

汉川汉江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介绍:为保障公司正常加工生产,常年对外现金收购:玉米、高粱、大豆、大【小】麦、棉【菜】

德庆县肇龙果园专业合作社

介绍:主营水果:沙糖桔、柑橘、贡柑、佛手果,土特产等。负责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管理,农业

阳光农业

介绍:毛豆日供应5吨左右 。麦茬金条线椒280亩第一茬椒已开始上市,一周供应量200吨